浙江:强化全程绩效管理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助推农业现代化先行

2024-05-26 20:53 来源:农民日报 编辑:李琭璐

   近年来,浙江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实施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花钱必问效”工作理念,强化全过程、全周期绩效管理,变“要我绩效”为“我要绩效”,着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助推加快建设高效生态农业强省,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先行的精彩“三农”篇章。

   一、树牢绩效导向,高站位布好局

   建立完善三个体系:一是理顺责任体系。2023年制定《浙江省农业农村转移支付资金绩效管理实施细则》,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谁分配谁监管”要求,建立完善“牵头统筹、分工负责、分级落实、协同一体”的工作推进机制和监管体系。按照综合统筹监管、行业归口监管、地方属地监管相结合的原则,分级分部门落实绩效管理职责。明确计财部门统筹协调,项目服务中心协同组织,业务部门具体监控指导,市县承担绩效管理的主体责任。二是完善政策体系。紧紧围绕“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支持重点,推进省级涉农资金政策统筹整合,构建“大三农”“8+1”政策资金框架体系,包括稳产保供、绿色安全、基础设施、农业“双强”、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农民共富、财金协同等8个重点领域和综合性扶持政策1个大类,优化财政专项政策,强化绩效与政策预算执行有机结合,集中财力办大事,把钱用在刀刃上。三是落实考核体系。从2019年起,把预算执行进度和资金绩效管理情况纳入对厅各单位年度目标考核的内容,把农业农村财政资金综合绩效情况纳入省对市、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的内容,压实厅内各单位和地方预算绩效管理责任,提高预算执行进度。

     二、注重闭环管理,高标准花好钱

    一是事前有绩效目标。2019年以来实行大专项支付切块资金与政策目标、绩效指标和任务清单同步下达、衔接统一,逐步推动绩效目标与预算编制同步布置、同步申报、同步审核,优化完善目标导向、绩效核心、过程监控的资金管理体系,实现绩效目标与政策目标相统一、与重点工作任务落实相衔接。二是事中有绩效监控。重点强化过程动态监控跟踪问效,组织业务部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运用定期调度、座谈交流、现场核查等手段,对资金落地、绩效目标、建设计划、资金执行、项目实施等情况实施本行业资金项目绩效监控,每季度不少于1次。三是事后有绩效评价。对实行项目化管理的农业农村专项资金开展重点项目绩效抽评,采取县级自评和省级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每年省财政支持的全省农业农村具体项目实地抽查比例总体上不低于1%。2024年,对特色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等8类项目开展绩效评价,由县级逐个项目开展绩效自评,省级引入第三方机构,采取实地抽查或集中会审的方式对项目组织实施、资金使用管理等开展省级综合评价,实现绩效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三、真抓激励约束,高质量办好事

   一是把考核抓实。每年6月起,每月通报厅各单位预算执行进度和资金绩效管理情况,对执行进度较慢和资金使用出现问题的进行督促指导和一对一服务。年底,严格按照绩效监控和评价情况对市、县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农业农村财政资金综合绩效情况进行赋分,倒逼促进厅各单位和地方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和财政资金支出责任。二是把问题销号。建立完善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制度和整改责任制,每年会同财政部门对绩效评价结果及发现的主要问题进行通报,评价结果实行量化评分和定性评级相结合,评价等级分为A、B、C、D四等。督促市县抓好问题的整改落实,报送整改落实情况,录入资金项目数字化应用,实行销号管理。厅业务部门对整改情况进行督促指导,负责问题销号审核。三是把奖惩兑现。建立绩效激励约束机制,把绩效评价结果作为政策调整优化、预算安排、资金分配等的重要因素,实行奖优罚劣。对项目评价为C级的项目县调减该县该类项目资金下一年度省级以上财政补助10%以上,项目评价为D级的项目县暂缓该县该类项目资金下一年度省级以上财政补助;对绩效评价C级、D级占比较高的转移支付资金调减或暂停安排下一年度预算,甚至取消相关业务领域的支持政策。

  四、突出数智赋能,高效率通堵点

  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创新建设“惠农直通车”应用,以数字化方式打通堵点、提高办事效率,实现惠农直通直达直管。一是惠农资金政策明白纸“一本账”。针对市场主体获取投资政策信息难、涉农政策执行监管难等问题,开发智能模型组件,精准捕捉主体投资意向,智能匹配奖补政策、地块信息,推荐招商项目、当地农业农村部门联系人和具体联系方式。目前归集汇总中央省市县各级政策项目2435条,实现各级政策一网统揽、智能问询。二是惠农资金直达快享“一站式”。针对补贴资金精准发放难、快速直达难的问题,重塑惠农补贴资金申领发放流程,建立补贴资金信息审核共享等机制,通过无人机、遥感等技术手段实现“户地钱”时空对应,打通农业农村、财政、自然资源等多个部门的数据壁垒,补贴发放时间预计从原来的6个月缩短到10天以内。三是惠农资金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一个库”。针对项目管理碎片化、条块化等问题,推进惠农资金整合“一本大账、一个平台、一个机制”,对110多项涉农奖补资金全程跟踪问效,每月调度、通报省级以上涉农资金拨付进度,快速释放惠农政策效应。对农业“双强”、农业农村重大项目投资激励等项目化管理资金,实行项目申报评审、实施进度、绩效自评、问题整改等全流程线上留痕闭环管理。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