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强化衔接资金项目规范化管理 推动帮扶产业提质增效促增收

2024-05-26 21:03 来源:农民日报 编辑:李琭璐

  甘肃省全面推进衔接资金项目全流程规范化管理,最大发挥资金使用效益,有力支撑帮扶产业提质增效、农民群众持续增收。

  一、坚持立规立矩,推行项目全流程规范化管理

  把牢项目“入口关”,制定项目库建设《操作指南》,指导县区按照“两张清单一张图”(入库项目“正面清单”“负面清单”和“项目库建设流程图”)谋划项目、科学建库。制定项目规范化管理《工作指南》,绘制“衔接资金项目实施流程图”,对项目计划下达、审批、招标、实施、验收等管理全流程进行规范。把准项目“执行关”,制定项目规范化管理《实操手册》并全面升级至2.0版,制作项目全生命周期规范化管理54个参考模板和20个典型示例,让基层干部从做“问答题”变为做“填空题”,搭建精准理解政策、落实政策之间的桥梁纽带。严把项目“末梢关”,制定出台加强帮扶项目资产后续管理的《工作意见》和确权登记、颁证移交的《工作指南(试行)》,全省2013年—2023年登记入账的2134.47亿元扶贫(帮扶)项目资产底子清、责任清、任务清。

  二、坚持精准精细,推动资金全方位高效化运行

  坚持定期调度,常态化实行“日监测、周统计、月通报、季分析、年评价”机制,2023年实施的9379个项目开工率、完工率均达到100%,资金支出进度达到99.68%。坚持联动联审,去年两次联合省财政等部门开展涉农资金整合方案和资金计划审核,逐县书面反馈审核意见,全省整合涉农资金整合率82.91%,资金计划做到非必要不调整。坚持督导核查,去年先后4次全覆盖督导核查75个脱贫县衔接资金项目管理、政策落实,对问题县区“穿透式”点名通报、提醒约谈,并一抓到底督促整改问题。组织市州委托第三方采取“五查五看”的方法,对86个县区资金使用开展规范性核查和中期绩效评价,全面排问题、堵漏洞、强整改。

  三、坚持分批分类,推进帮扶产业“四个一批”发展

   突出分类施策,衔接资金用于产业占比达61.12%,重点支持帮扶产业“四个一批”分类发展。分别制定“四个一批”摸底排查表、“四个一批”“1+N”工作方案模板,摸清全省“四个一批”工作底数,建立工作台账,制定分项方案,有效推动巩固“牛羊菜果薯药”等一批特色帮扶产业“强者更强”、升级3个百万头肉牛产业带和3个千万只肉羊产业带等一批优势产业链条“环环相扣”、盘活252个一批停产闲置项目资产“动态清零”、调整发展一批因市场等原因失去功能的问题项目“另起炉灶”。突出联农增收,制定帮扶产业联农《实施意见》《实施细则》,创新提出“联农带农覆盖率”“户均联带成本”“直接联带方式占比”3项监测指标,去年全省1553个经营性帮扶产业项目联带农户75.88万户。甘肃省“四个一批”典型做法被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在全国推广。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