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动态 详情

防控小麦茎基腐病 “深翻+拌种”绿色又高效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吕璐芳
  • 作者:王腾飞
  • 2024-05-27 18:01:56

小麦茎基腐病是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引发一种新病害,在黄淮海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区呈逐年加重趋势,2022年被中国科协列入我国十大产业技术问题之一。小麦茎基腐病会造成茎秆枯死或白穗,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又被称为小麦“癌症”,针对这一病害,该如何进行绿色高效防控?

5月20日,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河北省植保植检站、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等单位的专家组,来到河北省邢台市平乡县阔野家庭农场,对“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小麦茎基腐病关键防控技术”试验示范效果进行田间检测。

平乡县阔野家庭农场负责人史常峰告诉记者,2023年农场小麦普遍发生茎基腐病,田间能看到很多白穗,平均亩产375公斤,与常年亩产550公斤相比减产近三分之一。为了帮助农场解决小麦茎基腐病防控难题,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董志平研究员在该农场开展“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小麦茎基腐病关键防控技术”试验示范,这个项目也是“十四五”主要作物丰产增效科技创新工程“黄淮海小麦-玉米(大豆)产能提升技术研发及集成示范”中“小麦-玉米重要生物灾害智能监测与绿色管控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董志平研究员介绍,团队以“深翻+种子处理”为主要措施,在阔野家庭农场140亩示范田设置了8个试验处理。当天,专家组共同观摩并监测了不同实验处理的防控效果。结果显示,常规旋耕区(对照)小麦茎基腐病发生严重,病茎率达到72.6%;而小麦收获后深翻、玉米收获后深翻均能显著控制小麦茎基腐病发生,防效达到63.09%和65.01%。“深翻+种子处理”防效更为显著,利用酷拉斯、丙硫菌唑、氰烯菌酯拌种后,防效可达到80.71%、83.75%和85.67%。该技术采用2亩喷雾量的药剂对100公斤种子进行拌种,可以播种5亩,比常规的“一拌一喷”可以节药36.8%-71.4%。

去年起在董志平团队的指导下,阔野家庭农场800亩小麦采用“深翻和种子处理”技术,防控效果非常显著。史常峰高兴地告诉记者,现在小麦正处于灌浆期,田间基本看不到白穗,茎基腐病防控住了,今年亩产预估能过千斤,恢复到以前的产量。

“深翻+种子处理”缘何有效?董志平研究员揭秘了小麦茎基腐病在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区的周年侵染规律——携带茎基腐病菌的小麦根茬在玉米生长季节的潮湿环境下,茎基部的病菌还能继续繁衍,玉米收获后带病菌的小麦根茬与玉米秸秆一起粉碎,使病菌在田间进一步快速积累。

“我们的试验结果表明小麦种子播种层以下的病菌不能有效侵染小麦引发茎基腐病,所以采用深翻可以有效减少侵染小麦的病原基数。”董志平告诉记者,该技术自2019年开始就在河北省中南部小麦茎基腐病重病地块推广应用,在压低病原基数的情况下加上种子处理,基本就能控制该病严重发生的态势。

专家组组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康振生院士充分肯定了该项技术,他表示目前还没有理想的针对小麦茎基腐病的抗病小麦品种,而且该病菌容易产生抗药性,所以压低田间菌源基数很关键。从检测结果看,“深翻+种子处理”防效显著且减少用药,是小麦茎基腐病绿色防控的有效措施,要把该技术进一步加以完善,并纳入玉米小麦一体化防控体系,让农户更好掌握并推广应用。

董志平研究员表示,下一步团队将继续从方便农户操作、农机应用、节约成本的角度细化试验方案,做好示范推广,指导深受小麦茎基腐病困扰的农户打好“防控仗”。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王腾飞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45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