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走进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区旧县街道的小集镇,一家名为“庆云百货”的小店里异常热闹。
“老板,还有滴灌卖吗?”
“有的有的,昨晚才拉来的货,你要什么型号的?”李成强一边挑拣出顾客需要的货品,一边捶捶腰笑着说:“这段时间忙得很,从早上九点开门到晚上十点,顾客都络绎不绝,夜里还要下货。”虽然嘴上说着苦,但他的笑容已扯到耳堂根。
庆云百货店里买滴灌的烟农。李俞萱 摄
而他口中所说的“热门货”就是当下红土里铺设的滴灌。
出生于1983年的李成强,是地地道道的旧县街道高堡社区人。平时主要在集镇上经营着这家五金店,卖卖农资、五金。每到农忙时就回村里帮着父母种烤烟,在村里和老乡们聊聊天,顺道挖掘一些生意上的新门路。
作为村里的铁杆栽烟户,李成强家每年都差不多种植20亩。去年,由于生意忙,李成强错过了家里种烟的最佳节令,也没能找到帮忙的人,本以为今年盼不到烟叶好收成的他,却无意间打开了“另一扇窗”。
“小李啊,滴灌技术是当前运用最广,最有效的节水技术,只要有水源就可以实施,这项技术不仅省工省时节水,还能确保后期大田烟苗‘长得好,烤得好,卖得好’。”在听从马龙区烟草专卖局技术人员的指导后,李成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尝试着铺滴灌栽“膜上烟”。
“家里父母年纪也大了,我自己细细地算过,从栽到烤,随便一算就得需要20多个工。”李成强娓娓道来这些年栽烟的感慨:“去年尝试铺滴灌栽膜上烟,从栽到烤只找了10来个工。平日大多时间在店里卖卖货,没想到最后收成还不错,比往年都多卖了两万多块钱,家里的老人嚷嚷还想再多栽点。”
尝到甜头的李成强,今年将30亩烟地全部铺设上滴灌栽膜上烟,并将商机放在了销售滴灌上。
长势喜人的膜上烟。李俞萱 摄
为了赢得好口碑,他从年初就开始货比三家,联系厂家,储备货源。从三月份到现在共销售3000亩的滴灌,已然成了集镇上的滴灌“销冠”。
“去年我们手把手地指导李成强栽膜上滴灌,省工省时还省水。当后期遇到少雨天气时,他家只要打开阀门,水就通过滴灌滴到烟塘里。附近烟农看到后,便一传十,十传百,再加上今年我们每亩补贴100元,这不今年的滴灌面积就达2.5万亩。”马龙区烟草专卖局旧县烟叶站站长朱燕文说。
问到下步的打算时,李成强挠着头说:“争取做我们旧县滴灌的代言人,带领更多的农户用上滴灌这个好东西。也就立个小目标吧,今年卖个4000亩,明年5000亩,每年赚个四五万。”
李成强的滴灌致富梦,并不是一个巧合。
据了解,马龙区旧县街道土地辽阔,水源条件相对便利,仅水窖,水库,坝塘,河流的辐射面积就达3.2万亩,再加上近年来当地烟草部门投建的各类水利设施十分便捷,因此各类产业发展前景良好。
而李成强的五金店恰好位于旧县集镇中心,家里的地块也处在核心烟区,方圆2万余亩全是发展烟草产业。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让李成强家迅速成为了周围农户的“滴灌示范点”。
据悉,由于马龙区有效降雨较往年减少,不少水利设施的储水量也到达警戒线。马龙烟草专卖局提前谋划部署,除积极拉水运水外,也在节水保苗技术上下功夫,积极推广膜下、膜上滴灌移栽技术,截至目前,已推广节水滴灌技术7万余亩,占移栽面积的50%,全力确保烟草产业健康发展。
“就目前长势来看,铺设滴灌的烟地,烟苗成活率很高。再过几天烟苗就团棵了,需水量更大。结合近期的天气情况,我们准备再召开户长会、院坝会,将滴灌技术与水肥一体化好好宣传起来,相信今年也定能让农户有好收成!”朱燕文笑着说。
作者:李俞萱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