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社会 详情

和万堂:车轮上的领路人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袁雅茹
  • 作者:钟佳妤
  • 2024-06-03 20:41:10

在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七河镇,有一个名叫忠义的小村落。这里重峦叠嶂、气候寒冷,泥石流频发,贫困与落后曾是这里的标签。一位名叫和万堂的优秀共产党员,以车轮为笔,在这里书写了一部生动的干事创业奋斗史。

2000年,一个平常的下午,15岁的和万堂一如往常在家中的地里干活,看着手中重复一抬一放的斧头,他心想:“一辈子待在这里种田,再怎么干也只能勉强喂饱肚子,不出去闯闯看,能有什么出息!”说罢,他把斧头一丢,踏上了通往丽江城区的路。当时,从忠义村到城区的路只能用双脚走上整整三个小时,和万堂在每次往返的路途中都不断感受到家乡和外面世界的巨大差距。看到家里的父母老人、同村的乡亲父老还一直身在闭塞落后的小山村里,和万堂再一次下定决心,回到家乡,在当时只有他一个人拥有驾照的村里,用一辆行驶在崎岖山路上的拖拉机,帮助村民们四处拉土、拉石头、往返城区买卖野菜,开始连通起忠义村与外面的世界。

忠义村大型农用拖拉机准备耕作。和万堂 摄

2017年,和万堂的生命历程中迎来了重要的转折点,他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成为忠义村的烤烟种植技术员。由于忠义村一直以来受季节性缺水的影响,作为忠义村支柱产业的烤烟种植在用水方面也存在着大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19年当地烟草公司着手为忠义村投资建设蓄水窖。由于修建蓄水窖所需的现有模具损耗较重,可供正常使用的仅剩两套,和万堂这下有活儿了,他又开着农用车踏上了四处租借模具的路,一整个月连续奔走5个市县。眼看着雨季就要来了,拉模具的车轮更是不敢停下,“早点建设完工,村里才能早点解决用水问题”,随便扒拉两口饭,就又坐上了车。好不容易拉回5套模具,一回村又四处协调20个水窖选点的位置。眼看100座蓄水窖最终建成,和万堂的心才落了下来,脚下的油门也终于歇了一歇。这一座座坚实的护盾,为忠义村挡住了未来旱魔的肆虐,也为村民们带来了面对挑战的信心与力量。

用水问题得到一定程度上的解决后,和万堂又发现很多农户用自家的微耕机甚至传统的农牛耕地,往往要花上很长时间才能耕作一亩地,累不说,深耕不够,土地肥力降低,这样下去可不行!于是在村委会集体商讨后,和万堂便到邻近的大理市鹤庆县进行“招商引资”,打算引进1台大型农用拖拉机为忠义村进行土地翻耕。由于大拖拉机到忠义村路途遥远,翻耕面积少了拖拉机手不愿意来,和万堂又打遍了所有农户的电话,组织动员大家尝试使用大拖拉机,最终翻耕面积63亩。看着大拖拉机耕出的地又深又细,加入机耕的农户也越来越多,和万堂便主动和当地烟农专业合作社协商,申请使用合作社的大拖拉机,每亩只收费80元。随后又向当地烟草公司申请机耕补贴,如今有着每亩70元的机耕补贴,农户们的耕地成本降到了10元一亩。“一开始还怕贵,没想到还给我省了那么多钱!”农户们都开心地说道。

随着农田作业成本降低,效率大幅提升,村民们投身农业生产的热情空前高涨。自2017年以来,忠义村种植产业规模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蚕豆、白芸豆种植面积从最初的几十亩增长至300多亩,魔芋从100多亩增长至470亩,烟叶种植面积750亩,中药材也种植了300余亩。曾经那辆连通村内外的拖拉机,如今已成为带动全村迈向美好生活的引擎。

2023年,和万堂荣获了“优秀共产党员”的荣誉称号。从一人独驾到家家户户开上汽车便捷出行,忠义村的变化见证了一个乡村产业领路人的成长历程,他的故事,就像那条蜿蜒的山路,虽然曲折却始终向前,每一弯都留下了辛勤耕耘的印记,每一步都指向了更加美好的未来。

作者:钟佳妤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45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