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动态 详情

中国供销集团护航“三夏”保丰收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暴佳然
  • 作者:杨梦帆
  • 2024-06-12 19:02:19

端午过后,位于天津武清区的54万亩小麦已进入“麦收时间”。“今年,我家小麦大丰收,长势良好,产量比去年增加了75公斤,”当地农户李华新说。

小麦增产的背后,得益于中农立华公司农技服务团队推出的小麦作物解决方案。今年“三夏”以来,中国供销集团累计调度2万余家基层为农服务网点、1400余名服务人员连续奋战田间一线、出动近400台农机具,全力护航“三夏”农业生产。

机收跑出“加速度” 夏粮颗粒尽归仓

最新农情调度数据显示,当前全国麦收进度已过八成,进入收获高峰。在各地小麦主产区,中国供销集团组织各类为农服务网点,从人员、设备、资金等方面加强调度管理,确保小麦应收尽收,颗粒归仓。

在山东临沂、陕西富平等地麦收一线,中国供销集团所属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有限公司调度200余名收割机手组成跨区作业队,夜以继日开展小麦机收作业。山东临沂市傅庄镇大河湾村种植大户吴少芬说:“我种的300多亩麦子,3台收割机1天就全部收完了,小麦秸秆也同步打捆离田。”

中国农资·临沂服务中心调配20余台联合收割机开展麦收作业,服务周边17个村镇的小麦收储和秸秆打捆离田,“目前,我们累计收割小麦1.5万亩,打捆7000亩。”中国农资·临沂服务中心负责人刘玉登表示。

“我们刚刚完成河南地区10万余亩小麦收割任务,目前作业区域已转移到陕西富平及周边地区,每天作业时长10多个小时,预计还将完成3.5万余亩小麦收割任务。”中国农资·富平服务中心跨区作业队负责人姚峰告诉记者。

中国供销石油湖北分公司在省内各加油站开辟夏收供油绿色通道和农业用油定点服务站,24小时不间断为农户、农机手提供服务,并抽调6台油罐车开到田间地头,随时随地为农机具“加油”。“打个电话,加油车直接开到地头上来,价格也公道,真是太方便了。”湖北随州跨区作业的农机手赵海军对送油到田的服务竖起大拇指。

把“丰收在望”变成“丰收到手”。伴随着隆隆的机器轰鸣声,中国农资·庐江服务中心加快小麦晾晒和烘干,根据农户需求,服务中心对接当地专业烘干厂家,烘干晾晒含水率高的小麦,进一步提升储粮品质,并组织粮食一站式收购,提高农户收益,相比于农户直接从市场售卖,每百斤可以增收10至20元。

“目前,夏粮收购各项准备已基本就绪,我们扎实做好收购仓容、资金筹措和人员培训等工作。”中国供销集团所属中国供销粮油有限公司仓储业务负责人介绍,目前在河南、湖北两省小麦主产区日均收购小麦超过4000吨。

农资农技送田间 优质服务助“三夏”

眼下,各地栽插中稻、抢播玉米,夏季田管正逢其时。在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山前村,由中国农资·赤峰服务中心服务的玉米单产提升百亩示范田里,玉米幼苗整齐、健壮,长势喜人。

“与普通玉米相比,制种玉米更容易出现缺苗、苗弱、出苗不齐等现象,今年用了赤峰服务中心的丰产方案后,出苗比往年增加了10%,苗长得壮,看着也更齐。”山前村种植大户刘树军说。

刘树军的玉米地就是中国农资·赤峰服务中心玉米单产提升百亩示范田的服务对象之一。“目前,玉米马上进入苗期除草环节,我们通过中国农资APP实时观测地块情况,出现病虫害等情况后,会第一时间巡田查看长势并为农户提供相关服务指导。”赤峰服务中心负责人刘志学介绍。

“内蒙古土地集中连片,是实施玉米提质增产专项行动的主要区域之一。我们通过集成玉米单产提升技术路线,大力推广良种良机良法,以‘密植+全程精准调控’打造玉米高质量密植和全生育精准调控技术模型,实现玉米种植提质增产。”中农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玉米提质增产专项行动自4月份启动以来,已先后在辽宁、内蒙古、山东等地陆续开展试验示范,下一步还将在全国范围内拓展。

农资储备足,夏种有保障。连日来,黑龙江省大部分地区水稻已进入返青与分蘖期,同时也是返青肥施肥的关键期。在黑龙江富锦长安镇益乡村水稻专业合作社的稻田里,中国农资·富锦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把1000斤肥料送到社员李光龙家的地头。富锦服务中心负责人朱红明说:“最近每天的送货量在两到三车,保证在第一时间把肥料及时地送到农户手里。”

中农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三夏”期间,依托遍布全国的“中国农资”骨干仓储配送网络,加快农资供应到田到户,重点保障粮食主产区和农业大省的肥料需求。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杨梦帆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