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夏种的喜悦和插秧机的轰鸣,在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望亭镇御亭产业园的水稻田,上演着一场科技黑“膜”法。只见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朱赟德驾驶覆膜插秧机,在有机稻田均匀覆盖0.01毫米黑膜,稻秧透过,宛如绿衣仙子踏上精致的“黑靴”。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悯农诗句无奈诉尽过去农民的辛酸与无奈。近年来,除草剂等农药的大量使用虽暂时解决了农田杂草问题,但也直接破坏了生态环境。为破解这一难题,6月15日,苏州市相城区农业农村局联合苏州市农业科学院与江苏省生物质复合材料与增材制造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在望亭镇御亭产业园有机稻田试点应用新型全生物降解地膜。
工作人员正在驾驶覆膜插秧机,在有机稻田试点应用新型全生物降解地膜。施林林 摄
“近年来,相城区致力于发展水稻绿色优质高产高效种植模式,采用全生物降解地膜不仅可以抑制稻田杂草,而且可以提高表层温度,促进水稻早发快长,为高产奠定基础。”相城区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邓金花高级农艺师介绍,全生物降解地膜还可以极大地减少化学除草剂的使用,提高稻米品质的同时也保护了农田生态环境。下一步,相城区将在环太湖、阳澄湖、漕湖等生态敏感区域有序推广全生物降解地膜的应用。
据苏州市农业科学院博士施林林测算,有机稻栽培中,采用全生物降解地膜技术可节约人工除草成本约每公顷1650元,有机肥利用率和稻米产量可以提高5%以上,同时提高出米率,降低垩白度和碎米率,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趁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