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把一件件小事办到村民心坎上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邓荟雯
  • 作者:陈晨
  • 2024-06-21 21:26:50

“你们来啦,这几天天热,快进屋里坐,凉快些。”近日,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同区双榆树乡沙家窑村驻村工作队走村入户时,沙家窑村村民邵献臣高兴地说,“多亏你们,去年种植小米120亩,净收入30万元。我们买了新房,还换了辆车。”

大同区疾控中心是第三批派驻到沙家窑村进行驻村帮扶的单位。驻村期间,驻村干部深入了解群众的所需所盼,解决群众生产和生活中急难愁盼问题,用实干诠释责任担当,把一件件小事办到村民心坎上,共同铺就幸福道路。

打造“金色名片”助力村民增收

初夏,沙家窑村千亩谷田里呈现出一片忙碌景象,一辆辆拖拉机在田间往返进行松土,村民们正在进行人工除草。

“多亏了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帮我们把‘金色名片’打造好,日子才越来越幸福!”在谷田里,邵献臣一边除草一边和村民们闲谈。

邵献臣所说的“金色名片”指的是当地的小米。沙家窑村村干部介绍,双榆树乡地处科尔沁沙带,土壤养分丰富,有“黑沙包”之称,加之四季分明的气候,为小米的生长提供了天然条件,但是以往市场收购价较低。

驻村工作队了解这一情况后,多次组织党员业务骨干走访调研、外出考察,与村“两委”研究决定以“包装”作为突破口,建立农产品加工服务点解决“酒香也怕巷子深”的难题,帮助群众增收致富。

“服务点使用真空封装机,谷物脱粒后直接进行精品包装,市场竞争力瞬间提升。”驻村第一书记刘文庆说,目前小米价格涨了,为村民带来了更高收益。

为了提高销量,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主动联系各大商超,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与此同时,线上销售也在同步进行。近年来,驻村工作队联系当地“网红”为农产品做公益代言。据悉,2023年沙家窑村其中一户脱贫户仅小米一项收入就获利10万余元,带动全村增利百万元。

“以前种小米卖不上价,现在有了大家的帮助,今年的小米都卖完了,收入翻了一番。”村民靳盼盼说。

推进“1+N”模式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

“咻咻——”随着村民吹的一声声哨子响,数千只“溜达鸡”“溜达鸭”“溜达鹅”从草地、水面飞奔而来。

“夏秋两季卖蛋,冬季初雪过后卖家禽,现有存栏根本不够卖,现在的订单已经签到明年了。是村里的党员带领我们走上了致富路。”沙家窑村村民鞠淑贤嘴角洋溢着幸福。

沙家窑村水面、林地和草原资源丰富,家禽养殖多为散养,数量少,不成规模。驻村工作队队员王丛强经过多次深入调研,帮助村里年轻党员办起“农家乐”试点。“农家乐”采取“1+N”的经营模式,即1名党员牵头、N个农户入股的形式。目前该村已发展“农家乐”4家,吸引种植、养殖大户11家,吸纳劳动力40余人,同时还盘活了一所闲置的村级校舍,为村集体增加收入。

为进一步建强基层党组织,驻村工作队入户走访,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传播党的声音,协调多方力量为村里建起村史馆、村民积分超市和“乡贤榜”。刘文庆说:“要让党员干部群众多了解好政策,用身边人影响身边事共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经常到家里跟我们拉家常,给我们讲好政策、好点子,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了。”村民鞠鹏程说。结合重要时间节点,驻村工作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通过重温入党誓词、讲述红色故事、观看红色电影等形式,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村支部书记刘永彬说:“工作队与村‘两委’形成合力,让党员引领群众投身到产业发展中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

为民办事化解急难愁盼问题

“看着收成应该还可以,没有被天气影响。”沙家窑村村民李长林望着一碧千顷的谷田高兴得合不拢嘴。在一个月前,他还望着耷拉着“脑袋”的谷苗一筹莫展。

2023年夏天天气异常,久旱无雨。面对旱情,驻村工作队联合村“两委”组织动员党员群众开展抗旱自救,奋战在抗旱救灾一线。面对抽水设备短缺的情况,驻村工作队发挥派驻单位优势,与大同区应急管理局沟通联系,得到该局领导班子的支持。

了解到沙家窑村的情况后,应急管理局紧急调配发电机组、农用离心泵、污水潜水电泵、水带、电缆等抗旱设备设施。在全村各抗旱井全负荷运行同时,驻村工作队还结合本村周边水滩泡子较多的地形优势,组织村民用调配来的设备从周边水滩泡子抽水灌溉农田,合理调度,分组轮流抽水,确保全村农户的农田得到及时灌溉用水。驻村工作队还发挥驻村帮扶的“前哨”作用,通过“村村响”等宣讲抗旱知识。

医学专业出身的刘文庆深知:要想巩固脱贫成果,解决因病返贫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他立足村情实际以网格为单位建立6所“健康小屋”,并为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村民免费发放电子血压计、血糖仪,持续开展“义诊进乡村”和健康体检活动。“村里谁家有个愁事,驻村工作队比我们还着急,千方百计帮我们解决困难。他们真是我们的贴心人!”沙家窑村村民魏明才说。

“倾听群众心声,了解社情民意想群众之所想、忧群众之所忧,就是要把一件件小事办到村民心坎上。”刘文庆说。

作者:陈晨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