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动态 详情

最高检发布毒品犯罪十大典型案事例——依法惩治毒品犯罪 强化禁毒综合治理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袁雅茹
  • 作者:李婧 黄敬慈
  • 2024-06-25 20:44:45

6月25日,在“国际禁毒日”前夕,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高质效办理毒品犯罪案件 推进毒品问题综合治理”十大典型案事例。全国检察机关通过不断加大对寄递毒品犯罪的惩治力度,探索研发毒品案件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综合运用抗诉、纠正意见等监督手段,推进毒品问题综合治理。

据介绍,近年来毒品犯罪数量总体呈现下降态势,国家禁毒工作成效显著。与此同时,一些不法分子将麻精药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等新型毒品作为传统毒品替代物进行贩运并以不同形式呈现,迷惑性强,严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

针对不法分子通过寄递渠道实施贩运毒品犯罪问题,检察机关不断加大对寄递毒品犯罪的惩治力度,2023年,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寄递毒品犯罪2100余人。此次发布的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检察院推动涉寄递新业态毒品犯罪综合治理典型事例中,闵行区人民检察院在依法打击利用“跑腿服务平台”贩卖新型毒品案件的同时,集中推进溯源治理,向相关企业制发检察建议,斩断毒品交易链条;针对“网络+寄递”等毒品犯罪新业态,推动有关部门形成有效监管新模式。

针对当前非接触式毒品犯罪、新型毒品犯罪等新情况新特点,各地检察机关探索研发毒品案件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增强监督线索发现、识别、分析、处置能力。此次发布的湖北省宜昌市伍家岗区人民检察院运用大数据模型助推毒品犯罪综合治理典型事例中,为有效打击毒品犯罪,伍家岗区人民检察院自主研发“毒品犯罪网状打击与治理平台”,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手段整合涉毒数据,深挖毒品犯罪漏罪漏犯线索,推动毒品问题综合治理成效显著。同时,浙江、四川、湖北等地检察机关也持续建设涉毒案件“数据池”,精准绘制涉毒人员“数字画像”,构建涉案人员上下家关系图,深挖细查余罪漏犯,提升毒品犯罪惩治效果。

各地检察机关综合运用抗诉、纠正意见等监督手段,及时纠正定罪量刑明显不当、审判程序严重违法等问题,切实维护司法公正。此次发布的李某勇等人贩卖、运输毒品案中,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针对错误判决依法提出抗诉,同时追诉重大毒品犯罪漏犯。抗诉后,1名被告人由有期徒刑改判为无期徒刑,1名被告人由无期徒刑改判为有期徒刑,追诉1名漏犯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实现不枉不纵的效果。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婧 见习记者 黄敬慈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