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河南宜阳县:“麦椒套种”助农增产增收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暴佳然
  • 2024-06-28 13:21:07

仲夏的雨后,阳光初露,在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的柳泉镇花庄村,一场农业革新正在悄然展开,这里的麦椒套种产业示范区内,一片片嫩绿的辣椒苗在麦收后的麦茬地里茁壮成长,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麦收之后辣椒接踵而至,麦茬地轮作大豆,小麦、辣椒、大豆的套种模式,不仅巧妙地解决了‘粮经争地’的矛盾,还实现了‘三种三收’的稳定增收。”柳泉镇花庄村党支部书记李孝峰自豪地介绍说,花庄村的村民们因此成为了“三金农民”,在家中就能收取租金,通过账本获得股金,还能在本地找到工作赚取薪金。

自去年以来,花庄村通过流转1000余亩土地,发展麦椒套种产业,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由益民控股公司负责经营。每年每亩土地能产出约500公斤小麦和400公斤干辣椒,年均收入可达500余万元。今年5月,全县麦椒产业分红大会上,村民们首次分享了产业发展的成果。

宜阳县各乡镇因地制宜,创新多种联农带农运营模式,发挥新型经营主体、新农人、种植能手的力量,开启“套种”模式。

柳泉镇紧抓全县“北椒南药”的特色产业布局,完成11000余亩土地流转,大力发展麦椒套种和中药材等产业,推动集体经济的稳定增长。韩城镇则依托宜阳县双椒融合产业园的优势,抢抓故县水库万亩灌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机遇,大力发展麦椒产业,形成了桃村、于凹、五岳沟、聂沟岭、陡沟等5村的万亩连片麦椒产业示范区。目前,已流转5000亩土地用于麦椒产业的发展。高村镇杜渠村发展“小麦+烟叶”间作套种,不仅改善了通风透光条件,减少了病虫害,还实现了小麦和烟叶的双丰收。

宜阳县双椒融合产业园为全县辣椒、花椒的全产业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围绕“种、管、收、加、储、销、服”等全产业链环节,建设了辣椒智能冷库、育苗工厂、烘干中心、加工车间等配套设施,目前基础工程已全部完成。

今年,宜阳县将以乡村产业发展为重点,以15个乡镇的“书记工程”为抓手,创建15个产业示范村。其中,柳泉、韩城等8个乡镇以麦椒产业为主,各创建1个麦椒产业示范村,麦椒套种面积将达到10万亩。继续大力发展双椒、中草药等特色产业,依托双椒融合产业园、中药材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双椒一药”种植达到28万亩,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速乡村产业的全链条升级。

作者:麦毅琳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陈显萍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