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山西道教村乡治有“道”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杨晰然
  • 作者:马玉
  • 2024-07-03 21:22:47

“道教村上,大有门道。”挂在山西省大宁县曲峨镇道教村村口的醒目标语,不由得引起了前来的人赶紧进村一探究竟的兴趣。步入村子,道路整洁,绿树成荫,文化景观布局其间,别致的村貌又增添了一抹浓浓的趣味。

近年来,道教村不断加强党支部建设,广泛凝聚党员群众,加快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发展,持续探索支部规范化、队伍服务化、治理常态化、党建示范化“四化”建设,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有效路径。

“三治”融合 凝心聚力

在道教村党群服务中心,特意设置了一间“矛盾调解室”,村民有矛盾和纠纷时,可以来这里寻求帮助。

“针对村民们反映的矛盾问题,我们实行限时办结制,通过多方了解、实地察看、咨询专家等多种方式确定解决方案,并登记台账。此外,村委会定期召开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例会,有效预防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切实将问题化解在村内。”道教村党支部书记贺鑫说。

在乡村治理上,道教村坚持自治是基础,法治为保障,德治为先导,为乡村发展凝心聚力。

以“法治”为保障,建设“平安”道教。道教村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意识。扎实落实治理措施,推进依法治村工作。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建“平安村”。健全完善治安组织和治保网络,建立治安巡逻队伍,强化网格联防制度,完善联防网络。道教村也因此获得了“山西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的称号。

以“德治”为引领,建设“文明”道教。道教村作为有名的“文化村”,把曾经的“文艺能人”重新组织起来,每年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村民们载歌载舞,展现新时代幸福生活。除此之外,道教村还有二鬼摔跤、踩高跷、剪纸、捏花馍、摊黄煎等十余项非遗项目,经常参加全县的展演活动,极大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此外,为扎实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道教村积极发挥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性组织作用,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特别是在评选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时,将遵规守约作为评定标准,切实增强约束力,规范村民行为,改善村容村貌。

探索“四化” 强化基层治理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45名党员就是45面旗帜。”贺鑫说。

按照增强支部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的要求,道教村推进村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新建了党群服务中心,拓展了党群服务阵地办公议事、党员活动、教育培训、便民服务、文体娱乐等功能。

同时,道教村村“两委”班子分工明确,人人有职,人人有责。党员划分责任区,设定责任岗,除失能党员以外,其他党员人人有岗,人人有事,每名党员分别联系服务不少于10户村民,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以党建为引领,以综治中心、党群服务中心和矛盾调解中心为抓手,道教村通过“一堡垒、三中心”强化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质效,加快和美乡村建设。

“我们坚持党员队伍服务化的理念,成立了志愿服务团队,每周都会有两至三名党员干部,用自己的一技之长来为村民开展志愿服务,服务队有位60岁的老党员,定期为老人免费理发。”贺鑫说,“在端午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到来之际,村里会为老人们送温暖,举办特色的文体活动,丰富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老人们可以在村里的日间照料中心吃午饭,真正让他们能够住有所居、老有所养。”

道教村结合实际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各项村级治理制度,持续推动治理工作向纵深推进。重新划分网格,把村里的河段、沟渠、道路、耕地、林地等全部划入网格,确保每个网格以及网格中的每一件事都有工作人员负责。有效运用党员积分制、群众星级文明户等制度,村民们通过存道德,兑换相应积分,文明程度不断提升。

产业发展 激发振兴活力

道教村红色文化底蕴深厚,革命战争年代一批革命先辈从这里走出。为了让沉睡的历史苏醒,道教村修缮了“房普明故居”,以此为依托建立红色教育基地,把教育基地建为党员干部了解党的历史、加强党性锻炼的重要场所。

如今,入村口形象、红色画廊、党建培训中心、红色小道、红色大食堂、红色小院、党性教育基地等工程早已完工。结合美丽乡村建设,道教村整合乡村文化旅游资源,陆续建成乡村记忆展览馆、农家乐乡俗体验中心、采摘体验园,打造乡村旅游综合体。

一处处赏心悦目的乡村美景展现在昕水河畔,一个红色引领、推门见绿、抬头赏景的美丽乡村正迎接着属于它的未来。

近几年,道教村加大在外人才回引力度,先后有一批在外经商务工青年回村,分别领办各种专业合作社,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发展一二三产业,延伸产业链,提升农副产品附加值。村里积极创设平台,支持返乡青年创业,将扶贫加工车间租赁给他们,共同注册“卫道缘品”品牌,用于发展农产品初级加工,带动村集体和农户共同发展。

“以前想的都是自己的‘一亩三分田’,现在要从全村的角度考虑。”道教村村委会主任房华说,“我们探索‘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以村党支部牵头发展种植大棚蔬果,由农牧林专业合作社负责加工和销售,农户以土地入股参与日常生产管理,可以有效促进村集体增收、村民致富。”

党建引领是乡村治理和发展的关键。道教村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有效促进村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让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马玉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45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