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云南富宁县:农民评职称 八角产业兴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袁雅茹
  • 作者:冯明翠 农星由
  • 2024-07-05 16:50:08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是全国一类革命老区,全县八角种植有300年的历史,种植面积70.8万亩,覆盖全县6.6万户30.1万名群众,是文山州、云南省的八角核心产区,分别占全州、全省、全国八角种植面积的77.0%、69.8%、11.3%,县域八角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素有“中国八角之乡”之称。

近年来,富宁县因地制宜推动生态治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把八角产业作为“一县一业”来抓,以党建引领、科技赋能、企业带动,树立绿色品牌形象,探索促进农民增收利益联结机制,创新“4个五分钱”收益分配模式,坚定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据统计,仅2023年至2024年上半年,全县八角鲜果产量16.4万吨,产值18.82亿元,户均增收2.8万元,人均收入6080元,是全县种植时间最长、面积最大、覆盖面最广、产值最高、助农增收最强的支柱产业。

走进云南省富宁县洞波乡,山坡上郁郁葱葱的八角林长势正旺。该乡渭基村民小组的李金辉,正忙着为种植户提供剪枝、除草、打药等技术指导服务。由于他善于学习和实践,掌握了八角管理、嫁接、育苗等实用技术,并在自家林地实操成功,八角嫁接成活达95%以上,建成八角嫁接苗圃基地,培育八角嫁接苗10万株,带领全村实施八角低产林改造和病虫害防治综合治理示范点建设2300多亩,群众增收致富效果明显。今年1月,李金辉被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评定为八角种植和管理类高级师,被云南众木农林发展有限公司聘请担任八角技术专家。

“‘给八角农民评职称’政策就是好!让我在八角林下成长的农民也有机会施展自己本领,今后我将不辜负组织的关心厚爱,决心把自己掌握的八角嫁接技术传授给更多农民群众,让我们广大八角种植户过上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富宁县洞波乡里那村委会渭基村小组农民李金辉高兴地说。

八角高级师职称获得者李金辉给八角树修枝。

科学评定实用人才

为充分挖掘扎根民间八角种植“土专家”“田秀才”,培育壮大一批本土人才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富宁县委组织部发挥了人才工作牵头抓总作用,协调各乡(镇)党委政府和县人社局、县林草局、县农科局等部门,积极引导广大八角种植技术人员参与职称评定,调动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助力八角产业高质量发展,全方位促进农民增收。

为做好职称评定工作,富宁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办法,明确八角技术人才职称评定的条件、激励政策、应尽义务等内容。“全县直接从事八角产业的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企业及社会化服务组织人员,以及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和其他从事八角产业的生产经营者,凡具备八角育苗、种植、管理等实用技能的‘乡土人才’,均能申请参与职称评定。”富宁县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八角实用技术人才职称评委会副主任戴星睿说。其中,将八角种植技术水平、解决实际问题技能和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能力作为评定的主要依据。

经个人申报、基层党组织推荐、技术培训及测试、考察评审、部门联审、公示、认定等评定程序后,申请者将被授予初级师、中级师、高级师三个等级职称。

同时,建立“定向评价、定向使用”制度,每年开展一次八角技术人才评定工作,对取得初级、中级职称两年以上,在此期间,服务带动农户、种植和育苗规模达到评定条件的,可直接申请晋升高一级职称,常态长效推动八角种植“土专家”脱颖而出。2023年以来,富宁县共评定第一批八角实用人才技术职称42名。

八角中级师职称获得者陈世辉培训八角管护技术。

八角高级师职称获得者李金辉培训八角修枝嫁接技术。

助力产业提质增效

为激励获评职称者积极发挥作用,富宁县对取得高级、中级和初级职称的人才,分别给予3000元、2000元、1000元一次性奖补。同时,逐人建立技术档案,全部纳入八角实用技术人才库和师资库,优先推荐参加技术培训和科普示范带头人、各级乡土人才系列专项评选,优先享受国家规定的信贷、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此外,富宁县还建立企业与八角实用技术人才资源互通机制,获评职称的八角实用技术人才可受聘到公司种植基地、服务对象现场开展答疑解惑、技术指导服务和授课。李金辉获评职称后,先后受邀到本县的谷拉乡、洞波乡、阿用乡、那能乡等多地开展技术培训,指导全县20余个村2000多户农户开展八角管理、嫁接等工作。同时富宁县的八角实用技术还辐射带动周边县(市)八角产业发展,李金辉等八角人才还分别受邀到马关县、麻栗坡县、西畴县、广南县等开展八角技术培训10余次。

“当时,看到李金辉家的八角林改造后就开始开花结果,而且结得又多又好,我们都邀请他来指导。在他的技术指导下,现在村里的八角树炭疽病得到很好防治,我们还进行低效林改造,去年村里的八角王树单产提高到220多公斤。”渭基村村民熊跃峰高兴地说。

截至目前,全县共开展八角技术培训142期11939人次,辐射带动种植户自主开展八角提质增效10万余亩,平均亩产提升至1000公斤以上。

“下一步,富宁县将持续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认真贯彻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计划决策部署,坚持把八角产业作为‘一县一业’来谋深抓实,以开展农民职称评定,促进八角产业兴旺,助力群众增收致富为目标,统筹协调各乡(镇)、各相关部门合力开展农民职称评定,培育壮大八角实用技术人才队伍,全力推动富宁八角产业高质量发展。”富宁县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道。

作者:冯明翠 农星由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