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奶牛养殖提质增效行动推进会在湖北省武汉市成功召开。本次会议主题为“协同创新、节本增效”,旨在研讨破解当前奶业困境的路径,推动奶业高质量发展。
奶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任务是提质增效。2022年,在全国畜牧总站大力支持下,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以下简称:牧医所)与河北省畜牧良种工作总站、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山东省畜牧总站、宁夏回族自治区畜牧工作站、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等5家单位签订《奶牛提质增效行动科技合作协议》,联合实施奶牛养殖提质增效行动,重点围绕奶源基地建设、奶牛健康养殖、乳制品加工、乳品质量安全以及消费引导等方面,开展技术研发和集成示范。
项目实施后,形成奶牛提质增效技术模式3套,技术规范5套,奶牛单产和饲料转化率平均达到11.6吨和1.51,乳脂率、乳蛋白率分别达4.0%和3.3%以上,辐射牛群达100万头以上,有效助力奶业主产省提升核心竞争力。
会上,全国畜牧总站奶业与畜产品加工处处长李竞前对奶牛提质增效政策进行了解读,河北、内蒙古、宁夏、山东、黑龙江等五省区分别就动物福利智慧管理技术模式、牧场精益管理降本增效技术模式等奶牛提质增效模式进行了汇报。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奶业处处长卫琳认为,奶牛养殖提质增效行动针对主产省急需的技术短板,开展定向的技术服务,取得显著成果。她表示,当前的奶业形势依然非常的严峻,牧医所和全国畜牧总站应强化国家级研究机构责任担当,深入一线,围绕牧场的实际所需,做好科技支撑和服务指导,推动科技创新转化为产业发展的新动能。
全国畜牧总站站长、党委书记魏宏阳表示,奶牛养殖提质增效行动取得了初步成效,还要重视技术集成创新,加强技术指导和推广,推动绿色养殖,发展新质生产力,切实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奶产业发展动能。要整合各方资源,加强协同创新,开展全产业链技术支撑服务,带动奶牛生产降本增效。要因地制宜,适配发展,根据各地不同资源环境和消费需求,提出分级分类解决方案,推动区域性奶业高质量发展。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杨惠 雷少斐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45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