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由农业农村部社会事业促进司、致公党中央妇委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陕西省农业农村厅指导,渭南市委、市政府主办的2024年渭南非遗展示展演暨“大地流彩—乡村文化振兴渭南行”活动在陕西省华阴市华山景区西岳庙开幕。
近年来,渭南市把非遗产业培育紧密衔接乡村振兴规划,不断加强政策支持,让非遗成为丰富乡村旅游内涵、拓展农村就业、农民增收的增长点,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新活力。活动中,韩城市剪纸民坊工艺、韩城古龙门特酒坊、临渭区石灰窑水晶饼非遗工坊、华阴市八一粉条非遗工坊、潼关县馍特酥食品有限公司、大荔县大恒酱醋专业合作社等16家企业被授予第二批渭南市市级非遗工坊。
启动仪式上,蒲城兴文麦草工艺合作社、蒲城县玉女土布专业合作社、临渭区巧娘草编专业合作社工坊、富平县洋阳柿饼专业合作社4个非遗生产性示范基地与陕西省华岳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公司签订非遗保护推广战略合作协议。
非遗展演中,黄土地上的摇滚华阴老腔《关中古歌》一经唱响,便犹如黄河惊涛拍岸,将黄土情淋漓尽致地挥洒开来;细细丝线,轻舞于木偶之上,光影交错,一牵一引,转手帕、耍花枪、喷火、变脸,合阳提线木偶《闹春》精彩的技巧表演让现场观众拍手叫绝,赞叹不已。 精彩的华山戏法、相声以及陕北说书、陕北民歌等表演赢得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让市民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展示展销区,临渭草编、蒲城麦秆画、尧头窑黑瓷、澄城刺绣、合阳面花等非遗项目传承人现场为观众展示他们的高超技艺。华阴荞麦凉粉、潼关软籽石榴、白水苹果、临渭葡萄、澄城旋面等散发出的阵阵香气,吸引了群众前来观赏、品鉴并购买,活动现场热闹非凡。
历史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历史的血脉。目前,渭南市拥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项,国家级代表性项目17项,省级项目123项,市级项目311项;共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7人,省级126人,市级691人;国家级非遗项目和传承人数量均位居全省第一。近年来,渭南市文旅系统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挖掘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渭南文化的符号和产品,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取得显著成就。
本次活动在华州区设立“华州非遗·光影流彩”皮影展示展演活动分会场,以开展华州皮影戏展演和皮影雕刻及作品展示为主,邀请10个省的皮影戏团队和个人参加展示展演活动。
作者:常莹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