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四十周年专题展开幕

2024-07-05 21:56 来源:中国农网 编辑:杨晰然

1984年7月5日,《北京晚报》头版头条刊登了一则活动启事——联合八达岭特区办事处等单位发起“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开创了社会集资修复国家重点文物的先河。今天(2024年7月5日),这项活动迎来40周年的重要时刻,《薪火相传 共砺国魂——庆祝“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四十周年专题展》在首都博物馆开幕,将绵延不断的长城情、爱国情娓娓道来。

开幕式。

今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延庆区八达岭镇石峡村乡亲们的回信中强调,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保护好、传承好这一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本次展览中,150余件文物、图片、档案等展品,按照“巍巍长城铸我魂”“领导人题词振民心”“万众一心襄益举”“丹心永驻护国魂”四个部分,系统展示“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取得的成就,揭秘长城北京段保护工作中鲜为人知的故事,邀观众续写保护与传承长城文化遗产的新篇章。

展览现场。

40年前,“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开启了全社会保护中华文化遗产、保护长城的崭新局面。邓小平和习仲勋同志欣然为活动题词;海内外各界人士纷纷捐款、捐物;秦皇岛、天津、嘉峪关等长城沿线城市也陆续开展集资修长城活动……悠悠四十载,一幕幕感人场景、一张张可敬可爱的面孔,仍令人心潮澎湃。

“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自发起以来,得到了全国人民和海外华侨的热烈响应。全国上千万人踊跃参与,巴基斯坦、希腊、美国等26个国家和地区的团体也积极捐款,募集资金达数千万元。展柜里,一份份泛黄的文物工作简报、社会赞助登记表、捐款名单等档案,一个个报纸版面上的“豆腐块儿”,还原出更多历史细节。杨振宁等18位美籍华裔科学家为“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捐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拯救威尼斯及修复长城”活动,为北京捐款100万法郎;希腊“船王”拉特希斯以全家的名义捐款100万美元……往事如昨,余霞成绮,一段段动人故事,体现“众志成城”的赤子之心。

展览现场。

社会赞助活动不仅得到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也极大地推动了长城修复的步伐,八达岭、慕田峪、司马台等重要点段长城相继完成修缮,面向公众开放。展览中,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再现长城修缮过程中的细节,展示长城修缮的巨大成就。

近年来,随着长城保护理念的更新、保护手段不断提升,古老长城焕发新生。展览还通过3D打印模型、多媒体互动展项等,展示了长城保护的“北京经验”。展览结尾设置互动体验区,观众可以在 “爱我长城 兴我中华”活动倡议书下签名,参与“云游长城”、集章打卡等活动,书写新的长城故事。

观众在现场集章打卡。

此次展览由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北京市文物局主办,北京晚报、首都博物馆、延庆区长城管理处承办,腾讯SSV、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协办。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 实习生 蔡欣彤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