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7月,宁夏银川市各地积极组织机械人力对全市14.5万亩小麦展开夏收工作,金黄的麦穗随风摇曳,一台台收割机在麦田里来回驰骋,呈现出繁忙的收获景象。
7月5日,在银川市贺兰县洪广镇洪广村,放眼望去田间地头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数台联合收割机“驰骋”在金穗铺满的麦田上,农户将一车车麦粒装车。当日,贺兰县大片集中麦田开镰收割。据了解,贺兰县2024年种植小麦面积6.3万亩,品种包括宁春4号、宁3015、宁春58号、宁春61号等,预计产量达2.4万吨。
在永宁县望洪镇高渠村的一片麦田里,三台收割机分工合作,连片金黄的小麦铺满农田,微风吹过,麦浪翻滚,空气里弥漫着浓郁的麦香。种植户姜月芳靠近麦田,掐断一截麦秆,将麦穗放入两掌之间,轻捻慢拢,再轻轻一吹,一粒粒饱满金黄的麦粒就呈现在掌心。
“今年小麦长势很好,穗粒饱满,应该是个丰收年!”姜月芳喜上眉梢,并把今年的好收成归功于良好的天气和精心的管理,“按照一喷三防的要求,今年地里打了四次药,其中政府免费帮我打了两次,自己打了两次,整体效果特别好。”
姜月芳种了11年地,已经是村里的种田“老把式”,今年她总共种植了160亩小麦,以宁春58号和宁春62号品种为主,由于成熟较早,所以她家的麦田也是当地小麦收割“第一镰”。她介绍:“去年这两个品种的亩产约550公斤,今年应该差不多,我特意选的早熟品种,今天收完以后,我打算再种一茬燕麦草,增加亩产收入。”
姜月芳提到,近年来由于地租较贵,种小麦收益并不明显,而麦后复种模式做到“一年两茬”,实现一茬保粮,一茬增收。与此同时,今年政府给她的麦地每亩补贴150元,也极大地缓解了种植压力。
近年来,银川市利用小麦收获后的土地空闲期开展麦后复种,示范推广“粮—菜”“粮—饲”“粮—油”等复种增效模式,主要以蔬菜、饲草、油葵、大豆等农作物为主,通过轮作倒茬,实现一年两收,增加土地产出效益,开辟农民增产增收新途径,为一年粮食丰收锦上添花。记者从银川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将从7月5日开始大面积集中收割,全市将加强农机调度,同时组织农技人员深入一线进行技术指导,加快小麦收获进度。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国凤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