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交易日,黑龙江省甘南县欢喜村牲畜交易市场就“牛声鼎沸”,近万头肉牛、奶牛被赶到这里进行交易。
欢喜牲畜交易市场经理刘文涛介绍,这个牲畜交易市场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其中硬化场地18万平方米,建设露天围栏式圈舍840个,可容纳牲畜3万头(匹)进行现场交易。
这个交易市场是目前东北地区交易品种最全、交易数量最大、覆盖范围最广的现代化一站式牲畜交易市场。每个交易大集都能够吸引4000多名客商前来交易,日交易量能够达到5000头(匹),成交额达5000万元,年交易量达40万头(匹),交易额达40亿元。
“牛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延伸。据介绍,目前,已衍生出中介、托管、餐饮、住宿等13个经济业态,带动近千人捧起“牛饭碗”。
“牛经纪人”吃到“牛经济”红利
“那头牛多少钱?”
“对,就那头毛色最亮的,再便宜点就要了!”
周三早上7点58分,甘南县欢喜牲畜交易市场准时开市,“牛经纪人”高成带着提前联系好的客户“冲”进场内,开启了“抢”牛大战。作为有着12年从业经历的老“经纪人”,高成有着不错的口碑,找他帮忙“相牛”的客户络绎不绝。
“‘牛经纪人’都很专业,这些在市场上都能打听到。我们合作过很多次,很放心。能赚到钱不说,还省心。”来自内蒙古的客商尚成祥说。
“这牛好不好,我一眼就能看出来。他们信任我,我每头牛收100元到200元的服务费。”高成介绍,依托欢喜牲畜交易市场的巨大客流量,他每年靠从事“牛经纪人”行业可以收入30万元。
“他们不只是充当‘中介’角色,很多时候遇到价格合适的牛,也会自己留下来,等到下个集赚取差价。”甘南县欢喜村村委会主任苏强说,欢喜牲畜交易市场每周一、周三和周五开市,客流量和交易量都非常大,这让很多人看到了“商机”。“目前,欢喜村的‘牛经纪人’队伍已经发展到195人,每人年均收入能够超过18万元。”
“托牛所”兴起,托管服务促增收
同样看到“商机”的还有欢喜村村民肖宏雨。
“每到交易日的前一天,客商们就都把牛拉来了,得有地方放。这个集没卖完,路远的再拉回去成本又太高,还是得找地方放。”带着这样的想法,肖宏雨开起了欢喜村第一家“托牛所”。
“托牛所”,顾名思义,就是看护牛只的场所。肖宏雨把自家600多平方米的院子进行了改造,建设了三个圈舍,可以一次性存放300头牛,既解决了客商们的难题,也鼓了自己的腰包。
“把牛放在‘托牛所’里,他们照顾得很好,给喂给饮,牛临时闹什么毛病了,还请兽医来给治,服务很到位,牛放在这里很省心,也放心。”来自讷河市的客户吕向东说。
“一头牛每天收15元的管理费,我负责喂些水和草料,再清理下圈舍就可以了。”肖宏雨介绍,凭借欢喜牲畜交易市场巨大的客流量,仅“托牛所”一项,每年就为他带来增收10万元。
目前,欢喜村已有11家“托牛所”,村民们利用自家庭院的空闲地块建设圈舍,为往来的客商提供牛只托管服务,带动户年均增收5.5万元。
餐饮住宿“一条龙”,小商品销售火热
“这里环境不错,很干净,离得不远,价格也公道。”来自内蒙古的客商潘长利每个月都要来欢喜村几趟,每次都要住在村里的民宿,和民宿主人张春兰也熟络了起来。“像我们这种经常在外面跑的人,有个熟悉的地方落脚,心理上能踏实很多。”
牲畜交易市场的发展,也给村民增收带来诸多新机遇。除餐饮住宿、中介、托管、小商品及马具销售外,还带动物流运输、饲料饲草、牲畜饮用水、兽药及肉店等近40家店铺或个人增收。
“回头客挺多的,都是来‘牛市’交易的客商。”张春兰2017年将自家房屋改建成了民宿,共计26个房间,每个集都基本住满。“主打的就是干净便宜,每年能收入3万元左右吧。”张春兰笑着说。
上午11时许,石玲家的小餐馆就忙碌起来。这间开在欢喜牲畜交易市场里面的快餐店,最主要的客流量就来自于前来交易的客商。“我这个店能放9张桌,到饭点很快就坐满了,而且因为主打的是快餐,所以翻台很快。”石玲介绍,目前自家的餐馆每年能够收入10万元,还带动了附近村民就业。“有时候雇1个人,有时候雇2个人,每个集给150元工钱。”
“依托牲畜交易市场,目前欢喜村有民宿9家,平均每家年增收2万元;饭店15家,每年带动务工75人,平均年工资能达到1.2万元,每家饭店的年均收入能达到10万元。”欢喜村党支部书记高强说。
在石玲家餐馆的斜对面,有几个小百货摊位,吸引了许多客商前来。高强介绍,目前在欢喜牲畜交易市场经营小百货的摊位共有10家,每个摊位每年能够增收1.2万元,经营马具的共有5家,年均增收3万元以上。“卖饮料、小食品的,还有卖缰绳、鞭子的,只要‘牛市’里用得到的,基本都有。”
因牛而兴,因牛而旺,欢喜村牲畜交易市场已催生出13个经营业态,每年能够累计带动本村及周边村民增收4000万元。
作者:李文浩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岳海兴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