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走进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头营镇杨郎村万亩设施园区,一座座整齐划一的连栋拱棚排列有序,棚内绿意盎然,一颗颗椭圆形的网纹瓜挂满枝头。那一个个椭圆形的网纹瓜,仿佛大自然的艺术品,它们身着黄绿相间的外衣,表面布满了纵横交错的网状纹理,犹如老树皮一般,凹凸不平,形成独特的天然图案。
近年来,头营镇以创建农业产业强镇为抓手,立足区位优势,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在清水河河谷川道区打造固胡公路——银平公路沿线冷凉蔬菜产业带,强力推进特色瓜菜产业发展。杨郎万亩瓜菜设施种植园区作为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已成为当地农业产业发展的龙头,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杨郎村早在2003年就成为宁夏南部山区首个亿元村,种植业主要以瓜菜产业为主,主打杨郎西甜瓜品牌。“我们的瓜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我们这里独特的气候优势。”固原市原州区齐力种植专业合作社副总经理曹少雄介绍道,宁夏固原地区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保证了甜瓜的糖分的保留和果肉肉质的可口,为网纹瓜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雨水少,湿度低,病虫害发生的机率就小,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使用化肥农药的量也比较少,此外,园区采用生物制剂进行病虫害防治,保证了硒砂瓜的绿色无污染
杨郎万亩瓜菜设施种植园区不仅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还为周边生态移民村提供了就业机会。网纹瓜种植的机械化程度较低,起垄以外的工作几乎全部依赖人工。齐力种植专业合作社每年雇佣大量周边村民进行定植、吊蔓、授粉、选果等工作,每人平均收入可达2万元,有效解决了当地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好产品也需走市场。杨郎万亩瓜菜设施种植园区采取“经营主体+基地+农户”的经营方式,与齐力种植专业合作社、浙江温岭市吉园果蔬合作社等合作,实行订单式种植,统一技术服务、产品标准、质量检测、农资供应、品牌注册、包装销售,形成了露地设施并举,瓜果蔬菜并重,外运与内销相结合的瓜菜发展新格局。“我们引进了麒麟瓜、红城脆等名特优品种,并进行标准化种植,确保产品质量。”齐力种植专业合作社副总经理曹少雄说。“我们的瓜主要销往江浙南方市场,包括广州、深圳、福建,一部分销往四川成都等地。”
随着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步伐,杨郎村抢抓机遇,积极发展设施农业,在原有露地冷凉蔬菜种植基础上,建成9200多亩高标准连栋拱棚种植基地,并配套高效节水灌溉、分拣包装车间、保鲜冷藏库等设施,推动产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示范推广育苗移栽、喷滴灌、绿色防控及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使用率均达到95%以上。“我们的网纹瓜是蜜蜂授粉的,对人工技术和标准化管理要求非常高。”曹少雄介绍,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园区采用包工制,由当地村民进行管理,并对瓜果进行严格筛选,确保每一颗瓜都是优质产品。
杨郎万亩瓜菜设施种植园区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地村民增收致富,也推动了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未来,杨郎村将继续扩大设施农业规模,提升产品质量,打造特色品牌,为建设农业强镇、实现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国凤 实习生 纳茹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