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女儿毕业后留在了大城市工作。有一天她突然打电话回来说:“爸,我特别想吃家乡的大草莓了,我要回家!”
我们这里是草莓之乡,所产草莓味道极好,是外地草莓无法比的。朋友听完女儿的话,立即开汽车上了高速,去接女儿。
我想起“莼鲈之思”的典故。西晋的张翰在洛阳做官,秋风起时,他忽然想到了家乡的莼菜、鲈鱼,于是毅然辞官回乡。
故乡对他来说,比功名利禄之类的东西重要得多。
生而为人,我们都是怀揣无数梦想的飞鸟,注定要飞越万水千山去圆梦。古代交通不便利,尚且不能阻止人追梦的脚步。
今日我们去远方更加便捷,可以说走就走。于是,我们心中有了故乡和异乡的概念。
一种是朋友的女儿和“莼鲈之思”故事中张翰这种。在他们看来,故乡就像珍藏在心中的挚爱一样,永远无法被取代,找个理由便可与故乡来一次惊天动地的千里奔赴。
第二种是“乐不思蜀”这类型:《三国演义》中刘备的儿子刘禅被俘后,司马昭设宴款待,席间问他可思念蜀国,他回答“此间乐,不思蜀”。因为“此间乐”,所以把故乡忘得一干二净。
第三种是“此心安处是吾乡”那种。很多人身在异乡,却把故乡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身体安于此地,暂把他乡作故乡。这种感情更有代表性,大部分人对故乡的感情都是如此。“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
其实“故乡”是个比较泛化和高度概括的词语,我们对故乡的感情源于具体的物,就像歌里唱的那样,长江、长城、黄山、黄河。
故乡的蓝天、土地、庄稼、草木、虫鸟、美食,更重要的是故乡的人。
你会因为突然间想起老母亲而泪流满面,会因为突然间想起故友而心生暖意。可很多时候,我们身不由己,所以只能仰望着夜空慨叹“月是故乡明”。
我们对故乡的情感,是最丰富、最复杂、最微妙、最幽深、最细腻的。
我说的对故乡的三种感情,其实是一种感情的不同表现,只是有程度上的差别罢了。
“莼鲈之思”当然代表的是对故乡最浓烈的感情,而“此心安处是吾乡”未尝不是一种深沉情感的婉转表达。
再说到“乐不思蜀”,我想其实没有人会真正乐不思蜀,即使他在异乡真的过得快乐,也会在某个午夜梦回时与故乡相逢。故乡是挚爱,永远被珍藏,无法被取代。
有时候在异乡生活得不好,我们可能会转身决绝而去。一种美食,一句召唤,都可以让我们轻易回归。
故乡的温暖在于,无论你是衣锦还乡还是落魄而归,她都会敞开温暖博大的怀抱包容你。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即使整个世界成了一个村落,我们心中永远都会有故乡的概念。
据说世界上有流浪民族,那种到处漂泊的人,没有故乡,一定会像树没有根一样孤独。
故乡代表的是你的童年、经历、情感,是记忆中永不褪色的图画。
故乡,故国,如同慈母一样,给我们一生温暖,让我们永世惦念。
作者:马亚伟
图片:新华社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