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 | 湖北大悟发现一处西周遗址,现存面积约4000平方米

2024-07-11 15:07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编辑:杨晰然

近日,湖北省在深入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意外在孝感市大悟县城关镇太公潭发现一个墩台遗址,上面散落大量鬲足等陶片,部分陶片为绳纹、呈砂红色,是泥质红陶。根据墩台上发现的鬲足等陶片,专家一致初步认定为西周陶片。

现场发现的西周陶片。

“西周陶器常见装饰以纹理较粗的绳纹为主,器形有鬲、豆、罐等,鬲足是当时炊器或者煮饭的器皿,别看这些陶片虽小,不怎么起眼,我们通过陶片它的时代特征,来判定太公潭遗址的时代,应该是在西周时期。意思是说,两三千年前,在我们现在看起来不起眼的墩台遗址上,就生活着我们的先民。”湖北省博物馆副馆长王先福表示。7月9日,由湖北省文物发展中心副主任朱祥德、湖北省博物馆副馆长王先福等8名专家组成的湖北省“四普”督导组深入到城关镇长征路社区太公潭开展田野文物调查。

专家组在大悟县城关镇进行文物考察。

太公潭位于大悟县城南部,澴河西岸,距泉水大桥约300米,西倚泉水寨,东望礼山,状如一座墩台,顶部较为平坦开阔,面积约4000平方米。墩台上散落着各种瓦砾和砖块,东边临河处有一段长四五十余米的石头墙,石墙下就是滚滚澴河水。墩台上已经被附近村民种植了花生、大豆等农作物。登高远眺,大悟县城尽收眼底,这里是市民经常休闲锻炼的地方。

据当地村民讲,这个墩台下面的澴河有一深潭,传说是姜太公曾经在此钓过鱼,故名太公潭,村民眼中在这个墩台是一个神奇而又神秘的地方。

大悟县城附近发现一处西周遗址,有力证明大悟县文化历史悠久,对于研究大悟早期历史文化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将对太公潭遗址进行保护,将遗址与旅游结合在一起,助力文旅融合发展。”大悟县文物局副研究馆员查逢志说。

作者:易荣波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丽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