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村BA”、村超、村晚、村跑等“村字号”文体活动频频出圈,在新媒体技术的加持下,村民的热情透过一方手机屏幕深入人心,千村千面的独特魅力和民俗风情吸引游客拉动消费,越来越多的乡村正因地制宜,精心制作村民家门口的文化大餐,探索农文旅融合的新业态新模式。
“五花马,青锋剑,江山无限……”张文军一亮嗓,浑厚嘹亮的歌声立刻引来阵阵掌声。6月27日,一场洋溢着欢乐气氛的村晚,在北京市顺义区北小营镇前鲁各庄村鸣锣开演。
村晚演员无一不是镇里各个村的村民。凭借嗓门技惊四座的张文军是北小营镇西府村人,资深评剧票友。这厢村晚刚刚结束,便着急打道回府,他说:“每周二、周四下午,村里戏迷相约在村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排练,这会儿他们正排着,我得赶回去。”
张文军的中学同学孙桂玲也在村晚现场,她与前鲁各庄村的12名文艺爱好者自发组成舞蹈队,是当地各种文艺汇演的“座上宾”。“过去跳舞没有室内场地,最怕遇上大热天或刮风下雨天气,现在有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大家收完麦子种完玉米,在这儿边跳舞边聊天,可开心了!”孙桂玲笑着说。
牛富屯村、大胡营村、小胡营村……这场文化走亲的村晚共吸纳了9个村的精彩表演。村民放下农活,穿上演出服,大爷大妈在合唱舞蹈中绽放“夕阳红”,年轻人的架子鼓鼓点激昂,孩子们的手绢舞天真可爱。台上尽情表演,台下的亲戚朋友拍照录像。欢笑声、喝彩声交错,编织出浓郁深切的文化乡愁。
“40亩荷花开得正好,200亩稻田里稻鸭共生,张堪文化园内记录了东汉时期渔阳太守张堪驻扎此地开荒种稻的历史。游客可以在前鲁各庄村充分体验农耕文化,获得‘松弛感’。”前鲁各庄村党支部书记单晓磊介绍。
视野放诸全国,村晚热度不减。安徽省和县善厚镇凤台村让村晚入驻景区,点缀以“鞋垫花”“竹编”“羽毛画”等非遗技艺,活动当天正值龙虾音乐节,直接带动小龙虾消费50万元;
在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村晚现场,观众可以看节目、品美食,山坡豆腐干、老高山酸菜、娄山黄焖鸡、官仓梨露等农特产品纷纷亮相;
在山西省平顺县羊井底村,“90后”刘路杰与村民办起了村晚直播,向150余万网友说道山西好风光,被问及为啥要办,他说:“只是想让村里的留守老人和小孩热闹一回。”
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共举办2万余场,参与人次约1.3亿,全国登记在册的群众文艺团队超过46万个。2024年文化和旅游部部署开展“四季村晚”活动,鼓励引导村晚机制化、常态化、品牌化;村民共享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成果,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拥有更多幸福感、获得感。
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月山村,是全国第一台村晚的诞生地。43年传承至今,“月山春晚”已被誉为“中国过年的文化样本”和公共文化服务优秀品牌。728台产业特色乡村春晚在这里开辟,10条乡村春晚体验线路待游客选择,每年实现“村晚红利”15亿元以上,乡村文化与经济交融互动、协调互促。
村晚引发的经济社会效应有目共睹。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坚持农民唱主角,促进“村BA”、村超、村晚等群众性文体活动健康发展。
这是村晚自2022年后第二次走进中央一号文件,“村BA”、村超则是首度出现,标志着乡村文化价值的被看见被重视。而在更广阔的田间地头,乡村文体活动方兴未艾,持续点亮着村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杨钰莹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