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穴青蟹又称青蟹,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经济海水蟹类,市场前景广阔,但北方苗种繁育、成蟹养成仅处于起步阶段。为此,南蟹北育、南蟹北养迫切需要技术突破。日前,经过专家组验收,拟穴青蟹北方全人工苗种在潍坊昌邑率先实现规模化繁育。
“经过测产,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下营增殖实验站培育的拟穴青蟹苗种培育密度达到6500-9500只/m³,标志着拟穴青蟹北方全人工苗种规模化繁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为南蟹北养苗种的保障供应提供了非常好的技术支持。”山东省虾蟹产业技术体系副首席兼遗传育种岗位专家李玉全说。
据了解,拟穴青蟹属于热带亚热带品种,在北方繁育存在水质调控、营养控制等诸多技术难题,繁育难度较大。从2021年开始,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下营增殖实验站成功申报拟穴青蟹北方规模化繁育项目并持续开展科研攻关。
“繁育过程中最关键的就是水质的调节,最开始的时候用海水,一立方水体出苗量只有不到1000只,不足以形成规模化繁育。经过三年时间、十几个批次的对比实验,通过去除重金属、调节离子平衡等水质处理措施,最终选择了盐度为千分之20左右的地下水,每立方水体出苗量稳定在了二期幼蟹6500只左右。”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下营增殖实验站助理研究员宁晨洁介绍。
青蟹幼体变态对营养需求较高导致变态率较低是规模化繁育过程中的另一大难点。“针对幼体变态率较低的问题,我们采取了单胞藻、轮虫、卤虫等活体饵料全程喂养。保证了幼体顺利脱壳变态,实现了苗种产量和苗种质量的双提升。”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下营增殖实验站助理研究员韩亚萍说。
目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下营增殖实验站已经掌握了生产用水调节、亲本营养强化、饵料生物培养与精准投喂等关键环节技术,为青蟹种业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拟穴青蟹南蟹北养,经济效益显著。市场上青蟹成蟹价格是北方传统梭子蟹的两倍以上。以往青蟹苗从南方购买需要长途运输,存在成本高、成活率低及质量不可控等问题。如今拟穴青蟹北方全人工苗种实现规模化繁育,我们的养殖户踊跃开始了大面积的试养,规模已突破1000亩。后续必然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山东省技术能手、昌邑市海洋事业发展中心高级工程师张世奎说。
近年来,昌邑市牧鱼耕海,“蓝色粮仓”建设亮点频出——海丰水产养殖有限责任公司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全国首家三疣梭子蟹苗种领域国家级良种场;邦普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国内首个水产业联合育种平台,培育出3个达成世界先进水平的南美白对虾种虾新品系,打破了国外垄断;建设国内单体容量最大的从种业研发、种苗培育到成品养殖全链条现代工厂化渔业园区,日产南美白对虾2万余斤,在北方率先实现一年365天不间断活虾供应……
深究背后的原因,人才支撑是重要的一极。“我们联系对接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等10多家海洋优势学科高校院所并建立起长期、稳定、深入的合作关系,推动形成‘政府主导、院校主动、企业受益’的‘三位一体’引才聚才用才新路径,打造蓝色种业人才创新发展‘新高地’。”昌邑市委组织部人才办主任臧明宝说。
据了解,昌邑市坚持“人才平台赋能”思维,打造现代海洋产业研究院,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引进合作的方式建设,建立对虾育种联合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种业研发基地等高水平海洋种业协同发展平台30多个。聚集一批海洋领域的高校和人才,培育三疣梭子蟹“黄选1号”“黄选2号”、中国对虾“黄海3号”“黄海4号”等水产新品种,形成并推广了一批蓝色种业科技成果,1人获评泰山产业领军人才蓝色专项,获上级资金支持1400万元;推行“揭榜挂帅”制。先后分三批对外发布海洋种业技术攻关项目12个,吸引南开大学等海洋专业优势高校专家、团队“揭榜”,揭榜率、完成率均达100%。
作者:马文睿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