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农村合作经济 详情

下足功夫 当好“保姆”

——四川西充县大力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建设掠影
  • 来源:农民日报
  • 编辑:文宇阳
  • 作者:李传君
  • 2024-07-13 17:13:00

集中育秧中心最后一批秧苗即将装运至稻田栽插。受访者供图

四川省西充县因不临大江大河且境内尚无高铁动车站线,农业发展颇受局限。近20年来,西充县坚持走有机路线,构建了“东桃西橙、南薯北禽、全域粮油”的产业布局,16万余亩基地获得有机认证,居全国前列,且成为亚洲有机产业创新发展峰会永久举办地。

近年来,西充县农业面临地貌影响不便种、人口流失无人种、技术缺乏种不好、产品销售路不宽四大问题,已严重阻碍该县有机农业再上新台阶。于是,西充县将农业社会化服务建设作为打造新时代高水平“天府粮仓”的重要抓手,短时间内便找到突破口。

通过强化硬件保障、壮大服务组织、做足政策支撑等,全县已建成高标准农田54.13万亩,占耕地总面积97.4%,培育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1772家,年社会化服务面积达42万亩,电商年销售农产品15亿元,不断探索新路径,促进农业全产业链发展。


  构建全覆盖社会化服务体系


  近日,西充县仁和镇莲花台村的育秧中心最后一批水稻秧苗起苗,共2000余盘。等候在道路一旁的车辆将秧苗立即装上车,运往栽插地。该育秧中心是去年腾退一家低效果园之后建起来的,共两条生产线,每小时可育秧苗2400余盘,年设计育秧能力可栽插10万亩。

  记者了解到,该育秧中心是西充县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的一部分。西充县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挂牌于该县义兴镇的川东北有机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中心,该中心是西充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核心大脑,由西充县属国有企业四川丰粮实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去年8月建成投运。

  除了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头道工序”外,西充县通过国企引领、企业自主、村级助力等手段,搭建起“1+23+279”县乡(镇)村三级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即1个县级中心,23个乡镇(街道)农业社会化服务站,279个村(社区)单元。

  西充县每年落实农机购置补贴500万元,推广使用联合收割机、插秧机、无人植保机等各类农机10万台(套),农机总动力达31.78万千瓦,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8.93%。除了县级中心外,企业主导建成的社会化服务组织达27家,其中社会化服务能力达5000亩以上的有10家。

  通过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西充县农机装备率年提升2%,农户土地托管面积年增长3%。全县粮食播面每亩增速同比超1%,经济林果产量年均增长1.5%;农民群众通过使用农机,亩均可节约各项成本200元左右;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0万元的村达到10个。

  为了更加顺畅地运行三级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西充县加强科技赋能,开发出“西充农服”社会化服务平台及手机小程序,将农资供应、耕种防收、产加销、金融服务、政策法规等服务内容集成一体,从而实现了农民线上找机手、服务主体线上找农活等功能。

  


  走出全链条社会化服务路径


  除了育秧中心外,县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还有农机中心、烘干中心、大米加工中心、仓储冷链物流中心等服务版块。其中,仅农机中心就投资500余万元,拥有大型旋耕机、联合收割机以及插秧机、红苕栽培机、无人机等各类农机40余台(套),机耕服务面积可达30万亩。

  烘干中心共有5套设备,每套日烘干能力达30吨。“一个客户的需求量往往达不到30吨,为了避免设备浪费,我们又在另一处建了2套日烘干能力15吨的设备,明年还将建5套60吨的设备。”四川丰粮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冯羽翔说,共480吨日烘干能力的设备年可烘干粮食近3万吨。

  大米加工中心采用国内外先进加工设备,大米日加工能力可达120吨,配有6000吨原粮仓和5000吨成品仓,可加工糙米、普米、国标一级米及精米,还配有9台脉冲除尘器及粉尘超标报警器,除尘率达98%,通过节能型开关设备可节能10%。

  最重要的是,该大米生产线采用智能化数据管理系统,可在大米产品生产过程中实现智能化控制和数据收集。整个生产线只需7个工人操作,分别为生产环节2人,品控检测2人,叉车手3人。目前该生产线可年加工稻谷8万吨,服务面积20万亩,解决了全县稻谷加工难题。

  在县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仓储冷链物流中心,有低温冷冻库一座,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可实现2000吨肉禽类食品低温储存;有物流仓储库房2栋,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粮食及生产原材料低温、常温储备库5座,总库容5万吨;还有3000吨食用油储备库。

  西充县目前已形成“1+5+N”冷链仓储物流布局。即1个5万立方米的县级大型冷链交易物流中心,5个现代农业园区各新建1个1万立方米的中型冷库,选择200家家庭农场(合作社)各建1个10~100吨的小微型冻库,确保农产品仓储保鲜能力覆盖率达100%。

  


  擦亮有机农产品销售金招牌


  依托西充县粮王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建立的仁和镇农业社会化服务站,构建了集耕、种、防、收以及仓储、烘干、大米加工全链条于一体的服务体系。其粮食日烘干能力达100吨,大米日加工能力达30吨。三级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全方位地充当了西充县有机农业成长的“保姆”。

  记者梳理发现,西充县共培育出有机农业企业109家,有机农业年产值达35亿元,占了全县农业产值“半壁江山”。目前,已实现100%有机产品全程可追溯,全县农业投入品纳入监管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率也均达100%,并形成以“好充食”地域公用品牌为引领的品牌矩阵。

  为服务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及一线城市和境外市场,形成产品分类供给图和市场需求全景图,西充县在农产品市场营销上进一步下苦功夫健全服务功能。加强农村“新基建”,借助“互联网+”,走电商营销引领的新路子。目前,农村互联网普及率已达100%。

  在已完成一期建设占地2000余亩的川东北有机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里,不仅包含川东北有机农产品精深加工冷链物流中心,还包括一个电商产业园,累计孵化“充吉多”“老疯杨”“有田有家”等骨干电商企业45家,共培育微商8000余人,年销农产品上亿元。

  西充还在全县23个乡镇(街道)建成300个电商驿站,日发货4万单以上。通过推广“社交电商+短视频电商+直播电商”的模式,电商年销售额达到15亿元。西充县也成为全国首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项目县和全省“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

  下一步,西充将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参与到社会化服务领域中,并选好每一个村(社区)社会化服务协管员,用好“西充农服”,做好资源协调服务。现已引导凤鸣镇金龟庵村、白象山村等49个试点村建成社会化服务主体56个,服务1.4万农户,服务面积3.9万亩。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