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乐业镇的烟田里,随着一声“起飞”指令,一架植保无人机腾空而起,迅速在烟田上方盘旋,为大田烟叶开展植保作业。蓝天白云,鸟语花香,飞机穿梭,呈现一幅美丽和谐新图景。
“眼前这片烟田12亩,过去人工打药需要三个人劳作一整天,现在不到十分钟就完事了,这台无人机工作效率太高了。用上它不但节约时间,仅人力成本这一项,每亩就节省了100多元。”烟农孟端林向正在喷药的无人机竖起了大拇指。
无人机飞防作业。高梓源 摄
近年来,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抢抓国产雪茄烟发展趋势,在乐业镇规模种植雪茄烟叶。但由于茄衣品种种植密度大,烟农在田间施药,有人为传播病害风险安全隐患,也经常出现碰断烟叶的现象,带来不小的损失。此外,传统施药不均匀,往往需要加大用药量,给生态环境带来一定污染。
为进一步落实绿色生产要求,会泽县烟草专卖局配备了无人机4架和无人机植保专业人员8名,大力推广无人机绿色防控。小小的无人机通过预设程序,能够精准控制喷洒路径和用药量,节约农药使用量,降低用水量,大大降低了植保环节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最怕给打顶前后的烟株喷药了,每次喷完回家,即使反复清洗,晚上也总要一段时间才能入睡,有时候还出现整夜睡不着现象。用上无人机植保后,现在种烟轻松多了,不用担心中毒了。”烟农田心文开心地说。
无人机加注农药。高梓源 摄
如今,由于无人机作业效率高、服务成本低,得到广大烟农的认可和好评。引进无人机以来,主动报名开展“飞防”的烟农排起了长队。烟叶种植“请工难、用工贵”的问题逐步缓解。
近年来,会泽县烟草专卖局采取“烟草引导、合作社主导,烟农参与”的模式,大力推广无人机绿色防控。经测算,无人机与传统喷洒方式相比,作业效率是人工的40到60倍左右,用药量减少30%到50%左右,且“人药分离”消除了农药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我们农药施用量同比减少了四成,而且用水量也减少三分之二,只需要烟农提前一天告诉质保人员具体时间就可以了,一天下来可以植保400亩。”合作社相关负责人金信凯笑着介绍道。
此外,无人机植保作业还服务于当地玉米、小麦、水稻、大豆等大田作物,在果树和蔬菜园管理、中药材和花卉等特种作物种植中也大展身手。
无人机“飞防”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得种烟更轻松、烟叶品质有保障、烟农收入稳步涨、烟区生态环境变美了,助力当地烟叶、蔬菜、旅游产业互融共促,提质升级,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
作者:饶万乾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