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地方 详情

山东青岛着力探索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李忆宁
  • 作者:郝凌峰
  • 2024-07-16 21:40:02

“这1000多株辣椒种苗要影响今年一年的收成,要不是你们,我的损失真不知道怎么挽回。”买到辣椒假种苗的隋大爷在接过赔偿款后,一颗揪着的心总算落了地。农资是粮食的“粮食”,直接关系着粮食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更关乎着千万农民的切身利益。为妥善解决农资纠纷、保障农户权益,近年来山东青岛着力探索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完善农资纠纷处置程序,为安全生产护航。

“1月份买回来种薯,3月初种上,都过去一个多月了现在都没出苗”。开春正是种马铃薯的时节,平度市仁兆镇院道村村民葛玉花一脸愁容地找到了平度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反映当地群众集体买到了无法种植的假马铃薯薯种。“接到农户反映后,我们第一时间到农户家里进行了检查,并且联系技术部门对薯种进行了田间鉴定、进一步获取相关证据。”平度市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直属三中队(农业执法队)副队长曲彬介绍,由于农业生产周期较长,农民一旦购置到假冒伪劣农资,从购买到使用再到发现问题往往存在一定滞后性,常常存在取证不易、维权困难。“特别对于种苗,农户在种植后往往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发现问题,但是这个过程中也会受到栽培方式、气候等影响,导致纠纷难以判定,田间鉴定就成为重要的环节。但是以往不少农户根本不知道如何去操作,甚至不会去做这个鉴定,我们执法队员在工作中不光会告知农户如何去做这方面的申请,必要时还会主动帮助农户联系相关部门去做这方面的工作。”据了解,青岛为高效解决农资纠纷、尽可能帮助农户挽回损失,青岛市正积极探索完善农资纠纷处置程序,协调各部门共同参与,让农资纠纷高效解决。“近年来,青岛不仅加大执法力度,更加重执法‘温度’,在执法程序完成后不断探索矛盾调解、知识宣传等延伸服务工作,让产生纠纷的农户有处说理、让发生损失的农户能得到合理的赔偿。”青岛市农业行政执法支队副支队长王昇华介绍。

为了让农资纠纷处理更加高效,青岛在部门协作方面也进行着不断地探索尝试。“近年来,我们非常注重加强与公安、检察院、法院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健全完善信息共享、线索移交、联合督办等工作机制,实现部门间协作会商、信息共享、应急处置等相互配合,既职责明确,又衔接顺畅、配合密切,提升监管执法服务效能,推动形成齐抓共管氛围,实现解决纠纷方式的多元化。”青岛市农业行政执法支队综合处负责人张鹏介绍。

小麦入仓、玉米出苗,在青岛即墨金口镇的农家小院里,青岛市农业行政执法支队副支队长袁炜正跟村干部一起,向农户宣传农业机械维护、防盗防火等知识。告诉记者,为了深入了解,青岛市执法支队与基层乡镇结成“一对一”驻点,由执法队员配合村干部深入走访入户,充分依托镇村调解员,增强农民防范意识,靠前化解矛盾纠纷。“除了驻点调解,我们也通过赶大集的形式加强普法宣传,同时每年进行农资执法抽查,严厉打击农资违法犯罪活动,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袁炜介绍。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郝凌峰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