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方式,按照‘一村一品’模式,大力发展反季节蔬菜种植业,去年村集体增收2万余元。”吉林省舒兰市法特镇西良村支部书记高迪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法特镇西良村是白鹅养殖示范村,地处松花江沿岸,紧邻202国道,依山傍水,同时有着良好的蔬菜种植区位优势。通过“一棚多季、一地多用、一年多收”的轮作模式,冬季种植刺嫩芽、柳蒿、婆婆丁、小萝卜等受市场欢迎的品种,次年入春以后种植时令蔬菜,在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同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据了解,合作社共有蔬菜大棚8栋,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年产蔬菜7万斤,年村集体增收7万元。主要供应长春、吉林等周边蔬菜市场和舒兰本地商超,同时,还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线上推广及销售。
近年来,舒兰市以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铺就乡村致富路。未来,西良村将继续优选更多种植品种,逐步扩大种植规模,发展蔬菜循环种植,让农民“四季有事做、全年有效益”,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村民共同致富。
作者:于婷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阎红玉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