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嘎嘎……”未见其形,先闻其声。走进黑龙江汤原县竹帘镇新发村的大鹅养殖基地,一片“鹅”头攒动的景象。清一色的霍杂鹅发出洪亮的叫声,在宽敞整洁的标准化养殖基地内,时而“列队”奔跑、时而驻足张望、时而悠闲地吃着饲料喝着水。
“今年养的是霍尔多巴吉与三花杂交出来的,简称霍杂,总共养了15000只。”养殖户杨全忠介绍。
乡村要振兴,产业振兴是基础。近年来,汤原县围绕“一只鹅”优化产业扶持政策,强化产业技术协同创新,加强鹅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培育打造一批规模化养殖基地,加大政策落实和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建设一批鹅项目,形成了鹅产业集群,使得全县白鹅产业实现了全产业链发展。
2023年,黑龙江省汤原县大鹅出栏量达到205万只,全年孵化鹅雏100万只,全县大鹅养殖加大鹅屠宰两项收入产值达1.69亿元。
加大扶持力度——打造鹅产业高地
“高大哥,我一会去你家给鹅舍做个消毒。”香兰镇曾波村村级防疫员包信亮放下电话,装好消毒液就奔养鹅大户高东波家奔去。
高东波是村里的养鹅大户,今年饲养了18000多只大鹅。包信亮深知防疫工作对于养殖业的重要性。从鹅舍的环境消毒、疫苗的免疫注射到鹅雏保育,他不仅运用专业知识为养殖户制定科学合理的防疫方案,还耐心地向养殖户们传授防疫知识和养殖技巧。
“围绕鹅产业发展,我们统筹调动各方力量,推动政策、金融、人才等各类资源向鹅产业聚集,要人给人、要政策给政策,全要素保障。”鹅产业专班负责人欧喜东说。
为了打造鹅产业高地,汤原县成立了土地环评、审批服务、防疫保障、技术支持、安全维稳等9个要素保障专班,建立联席会议、联合现场办公、督查检查机制8项,进一步提振鹅产业发展活力。
为了推动白鹅产业发展,汤原县积极构建“专家+农技人员+示范主体+辐射带动户”链式推广服务模式,加快先进生产技术进村入厂到户。推行畜牧技术推广人员包村联户服务机制,因地制宜完善服务机制,促进产业提质增效。紧抓新时代推行科技特派员技术制度契机,组建以省、市级科技特派员和县高级畜牧师、兽医师为核心,各乡镇大鹅养殖能手为骨干的汤原县鹅养殖专家服务队,充分调动全县160余名村级防疫员,深入到养殖场(户),指导养殖技术,实现上门服务。不断加强师资库和课程体系建设,在农闲时组织农技推广骨干人才业务培训,并通过线上平台加强普及性培训。
除了服务好养殖端,汤原县在服务加工端更是不遗余力。龙鹅羽绒和鹅司令服装有限公司自落地签约以来,汤原县从企业发展需要和内心情感层次出发,视企业家为“掌上明珠”,划拨专项资金,组建“服务专班”,下派“驻企专员”为企业提供业务代办、后勤保障等全方位服务。
今年,全县梳理现有可利用资源,全力推动龙鹅牧业关联产业园区建设,盘活闲置学校、牛舍、养殖区等资源26440平方米,拟建设大鹅养殖场、饲料场6个,加大鹅产业发展用地保障,盘活闲置校舍、废旧厂房、“四荒地”等存量资源,对零散的一般农用地整合开发,保障鹅产业发展空间需求。
上下游联动——促鹅产业全链条发展
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汤原人养鹅已有多年。但是,汤原县的鹅产业却没有发展起来,一直停留在最初级的养-卖阶段,谈不上产业化。
这种困境被一个叫刘济民的人打破。刘济民是江西雪鸭丫服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2022年,来到汤原县投资建厂,为汤原县鹅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刘济民投资6000万元,在汤原注册成立了黑龙江鹅司令服装有限公司,专事羽绒生产、羽绒服和羽绒被制造。以“鹅司令”为引领,围绕产业上下游,突破了传统模式,走上一条提档升级之路。
目前,汤原县共有良种孵化企业2家,已交付订单180万只,预计全年孵化200万只;5000只以上大鹅养殖场78家,其中5万只以上8家,10万只以上4家,50万只以上1家,已全面进入育雏高峰期,累计进雏280万只,预计2024年出栏量达到300万只。
在大鹅屠宰方面,汤原县现有规模以上屠宰加工企业1家,屠宰生产线于2020年8月投入生产,配有食品、羽绒加工车间,冷库等设施,2023年屠宰商品鹅80万只。羽绒制品加工方面,2022年成功引进江西华曌集团,高标准建设了总投资1.2亿元建设龙鹅羽绒加工项目和鹅司令羽绒服加工项目。龙鹅羽绒加工项目建有鹅绒清洗生产线及配套设施,已建成投产,年可生产羽绒200吨,预计销售收入1.6亿元。配套建有总投资6000万元的鹅司令羽绒服加工项目,装配4条先进的吊挂智能羽绒服生产线,已建成投产。
汤原县正在加速形成大鹅养殖基地、屠宰加工、羽绒生产、羽绒服制造、市场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格局。
拓展高端市场——打响鹅产业品牌
5月19日,黑龙江本土品牌——“鹅司令”羽绒服新品发布时装秀亮相第三十三届哈洽会,20名模特穿着不同款式的羽绒服亮相舞台秀场,配合着动感时尚的音乐,完美展示着60余款新品羽绒服的独特魅力与时尚风采。
为了打造有特色、有辨识度的区域品牌logo,汤原县聚焦鹅产品品牌塑造,突出创新抓设计。县里成立了专门的服装创意设计公司,协助企业创意设计,参照国际时尚设计理念,以“北境”(Northeast)为主题,结合-20℃至-40℃防寒等级,融入“尔滨绿、抗联红、极寒蓝”等元素,加紧设计新的品牌Logo。
汤原县还积极拓展高端市场,积极为亚冬会提供服装供应,并采取“互联网+产品直播营销”模式,推进产品营销与网络直播有机结合。借助举办的哈洽会等展会谋划专场展销会,积极开展时装走秀,持续扩大产品影响力,抢占更多销售市场,打响“好鹅在龙江,龙江出好绒”的金字招牌。
“龙鹅羽绒、鹅司令2个二期项目正在紧张施工中,我们将安装6条世界先进挂式生产线。”龙鹅羽绒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子仲介绍。达产后,可生产国标含量95%-50%等多品质、多等级鹅绒可年产羽绒服30万件、羽绒被1万床,产值可达3亿元。“鹅司令”已发布60款新款羽绒服,并开发帽子、靴子、滑雪服、行政商务夹克等系列羽绒服装产品。
汤原县委书记杨宏志表示,汤原县委县政府将按照省委主要领导调研汤原时的部署,举全县之力推进大鹅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发展鹅肉、羽绒羽毛深加工、羽绒服装开发为着力点,促进养殖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标准化发展转变,巩固和完善现代养殖、良种繁育、疫病防控和加工流通体系,提高鹅产业优质原料供给能力,推动鹅产品加工提档升级,实现布局区域化、品种优良化、养殖规模化、加工精细化、产品多元化、定位高端化,构建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力争将汤原县打造成为黑龙江省东部地区规模最大的养殖领先县、龙江本土羽绒品牌代表县、龙江大鹅产业全产业链发展标杆县。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岳海兴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