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云南会泽:振兴路上的“硬核”力量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李婧
  • 作者:杜星霖 杨林
  • 2024-08-06 16:39:57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7月3日下午3时,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革命历史纪念馆里9名共产党员右手握拳,在党徽的见证下重温入党誓词。

他们是曲靖卷烟厂派驻到会泽县以则社区、温泉村、鱼洞社区、石鼓社区的驻村工作队队员,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硬核”力量。

李明是驻村工作队队长,也是这群人中的“组织者”。

2024年,会泽县以则社区,两双手紧紧握在一起。曲靖卷烟厂派驻的驻村工作队队长吕金明,将“接力棒”传递给接替他的新队长李明。

两任队长交接,送走的是一去不复返的贫困生活,迎来的是“扶上马送一程”的责任担当。

“从投身脱贫攻坚到助力乡村振兴,几任队长真正见证了被帮扶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李明向记者介绍说,以则、鱼洞、石鼓三个社区是曲靖卷烟厂帮扶至今的对口村,温泉村则是从去年开始以来的帮扶村。

2015年,当第一批驻村工作队员们入驻帮扶村的时候,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泥泞的道路、破旧的房屋、随处丢放的垃圾、人畜混居的恶习、困难的生产用水……一桩桩,一件件,让所有人的内心无法平静。驻村工作队召开院坝会宣讲党的创新理论和乡村振兴帮扶政策。

今年,新的驻村工作队员们已经在新建的活动广场里和村民们聊家常、普法律,从硬化路周边到村民院子里,处处干净整洁,苹果、宝珠梨等特色农产品销往周边的地州,村民有了可观的收入,越来越多外出务工的年轻人返村,一片生机盎然。

……

近10年时间里,他们聚焦村“两委”和群众最为迫切的需求,积极主动搭建起沟通桥梁,围绕道路交通、学校设施、引水灌溉、路灯照明、产业帮扶等多个方面先后立项60余个帮扶项目,千方百计解决村民“急、难、愁、盼”问题。

帮扶立项,监督资金,这些只是驻村工作队很小的一部分工作,他们更多的是将自身融入到当地群众生活和村“两委工作中。

驻村工作队召开院坝会宣讲党的创新理论和乡村振兴帮扶政策。

温泉村地处干热河谷地带,每年3月底到雨季来临前,是村里护林防火巡逻队最“关键”的时期。巡逻队一般分成两组,每组两三人,每天早晚各在全村林地范围内进行防火排查。

赵培林、刘冲开和吴巨锐是红云红河集团曲靖卷烟厂驻温泉村的工作队员,他们一周起码要“值日”4次。这让温泉村党支部书记佟丽琼很安心。据她介绍,温泉村虽然只有920人,但14个村民小组分散在12.6平方公里的山上。

赵培林是曲靖卷烟厂派驻温泉村第一书记。每到值守时间,凌晨5点他就要和另外一名巡逻队员带齐全套装备出发。

从第一组巡逻到最后一组,要走10公里的路。赵培林笑着告诉记者,驻村前,他有跑“半马”的习惯,驻村后,这个习惯依然坚持了下来,只不过转化成了巡山的责任。

同样保持良好习惯的还有石鼓社区第一书记彭江。一直以来,他都有记日记的习惯,驻村后,每天他都坚持将在村里遇到的问题和自己的一些想法记录下来,时刻提醒自己为民解忧。

2022年9月3日,他在驻村日记里写下:“我们村的苹果丰收了,但受到疫情和市场行情影响,苹果卖不出去,价格大幅下滑。今天,我联系了厂工会,希望可以顺利解决问题。”

不久,曲靖卷烟厂工会便组织职工前来采摘苹果,并把控果品质量、水果运输配发、做好售后服务。而消费帮扶过程中,从运输、监督到最后收尾工作,彭江都是全程参与。

经过与厂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反复沟通,彭江掌握了村农产品的产业、产品现状。如今,石鼓社区及周边农户,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苹果种植规模,苹果产业成为了当地的支柱产业。

更为关键的是,在融入当地的过程中,曲靖卷烟厂的驻村工作队员们主动思考,通过一些创新方式推动地方工作开展。

在鱼洞社区,驻村第一书记杨林为了做好普法和政策宣传,通过村小组组长将党员、群众代表集聚在一起,先后开展过4次学习交流会,人数最多的时候达到40多人。

“从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贯到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每到一个时间节点,我们都会认真的向村民们传达相关内容。”杨林说,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建立起和群众间的信任和联系,现在,每次交流会议前,有很多村民会主动找他们诉说困难与需求。

议事共商、责任共担、纪律共守,已经成为驻村工作队工作的常态;拧成一根绳,心往一处想,让被帮扶村“两委不再“身单力薄”。

“以则社区引水项目今年下半年就可以开工,有了水,我们的种植产业结构就可以进行大的调整了……”临别之际,李明和他的工作队员们还在商议着近期的工作方案,他说,只要组织需要,他们12名工作队员会继续坚守在村里,持续为乡村振兴这项事业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作者:杜星霖 杨林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