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黄金叶”,带富一方人。走进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烤烟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烟农忙碌的身影,一颗颗烟株长势喜人,烟农也在有条不紊劳作,娴熟地将烟叶采摘、装车,运回家中进行分拣、扎把、编竿,马关县烤烟正式进入烘烤阶段。
为响应绿色农业生态发展要求,2024年,马关县在5个乡镇8个村委会共计建设120座电能烤房。电能烤房具有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等多种优点,现代化的发展模式为烤烟及其他产业绿色生态发展提供了指导方向。
马关县召开电能烤房培训。
“电能烤房听着、看着倒是厉害了,就是不知道用起来怎么样,虽然是拿来交给合作社专业烘烤队烘烤,问题是自己不清楚怎么操作,心里面总是不踏实”。马白镇花枝格村的烟农张忠波是今年花枝格上新窑电能烤房群服务的烟农,面对今年的新建电能烤房有一些他的担忧。
“今年我们合作社负责的电能烤房有20座,按计划预计会烘烤出60000公斤干烟叶,如何确保烤房烤好烟叶将是我们接下来工作的重点。”马关大成农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春进说。
在了解到烟农和合作社的需求后,为保证烟叶产质量,全面提升烟叶烘烤整体水平,降低烟叶烘烤损失,增加广大烟农种烟效益。马关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牵头,从多个模块着手,寓理论于实际,“讲、教”结合,对烘烤技术开展培训,确保烘烤后的烟叶质量达到上乘,助力烟农增产增收。通过对全县的电能烤房负责人、烘烤辅导员、烟农、烘烤主管等烘烤人员的全面培训,以及训后检查回访,确保全县烟叶烘烤技术落到实处。
大栗树乡大腻科村烟农正在编烟。
除此之外,马关县要求电能烤房厂商通过进驻技术人员的方式,确保烘烤服务全覆盖、无死角,为整个烘烤季做好电能烤房设施维护保障,为烟农、合作社吃下一颗“定心丸”。马关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以助农增收为目标,不断做好烤烟种植产业发展支撑保障,通过培训,让烟农进一步地了解掌握烤烟种植新技术和现代管理措施,切实提高农户的烟叶种植烘烤技术水平,对种植烟叶充满信心,助力烟叶绿色低碳清洁专业化烘烤提质增效,扎扎实实推进烟农技术进步,烤烟产业进步,让烤烟产业实实在在成为我县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黄金产业”。
马关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紧盯烟叶产业发展全程,做好技术服务,推进烟叶生产方式转型升级,积极开展烟叶种植、烘烤技术培训,全方位提升烟农专业素养,及时成立各环节专业化服务队伍,对烟农进行一对一指导、面对面服务,努力打造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职业烟农,因地施策、因户施策,建立“一户一案”。强化责任意识,充分发挥主人翁意识,按照“公司-烟站-辅导员-烟农”的四级责任划分,引导好辖区烟农做好各环节生产准备工作,做到技术人员深入田间服务烟农,带着烟农干,做给烟农看,保证烟叶生产工作顺利开展。
“烟叶生产有‘三分种、七分烤’的说法,烘烤对烟叶生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马关县今年共种植18500亩烤烟,计划收购量50000担。目前全县烤烟长势良好,烤烟基本已经进入采收烘烤阶段,我们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烟田,指导烟农们做好烟叶采烤工作,为马关县坚守在乡土大地的烟农烤烟增收保驾护航”。马关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烟叶生产股股长毕进明说道。
“绿叶”变“金叶”,“金叶”出“笑脸”。下步,马关县将紧盯烤烟中后期管理和烟叶采收及烘烤等工作,并协调电力等有关部门全力做好电力供应保障,确保烟叶采摘、烘烤工作顺利进行,竭尽全力为烟农烤烟增收保驾护航,确保全县烤烟“烤”出好“钱”景。
作者:陈西南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