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宣威:数业融合 提质增效

2024-08-07 17:38 来源:中国农网 编辑:葛羚羚

近年来,云南省宣威市烟草部门积极探索“数业融合”方法路径,以新质生产力中的智慧化、智能化、数字化助力烤烟生产标准化提档升级,推动烟草产业现代化、科技化管理水平,赋能烟区提质增效。

“数字”进大棚 让育苗实现“掌上调节”

今年,宣威市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在育苗管理中的应用,为育苗大棚配置了远程温湿度监测仪器,安装数字化育苗装备,工作人员通过手机链接监测育苗管理情况,运用日照和温湿度监测、超温度报警、数据记录与分析等技术,指导服务育苗管理,实现“掌上调节”。

技术人员教农户操作系统。

“我在这里育苗有十多年了,我每天的工作就是看温度计,棚内温度高,我就要及时摇棚、开天窗、开风机,如果温度低了,就把棚膜关闭、天窗关闭。以前我会在棚内观察,现在好了,有了这套手机监测系统,我在家里就知道大棚温湿度变化情况,及时处理好各种问题。”宣威市宝山镇德积育苗工场工作人员陶汝卫说。

通过育苗棚应用数字化管理,较好地控制了水肥和温湿度,可根据节令控制烟苗生长速度和烟苗的壮实度,同时还省工省时省投入,延伸为农户节约了购苗费用。

“数字”进大田 让烟区实现“智慧农业”

今年以来,随着烟叶进入旺长期,连续的低温天气和潮湿气候,让各种病虫害进入高发期,宣威市烟草部门携手合作社开展无人机数字化植保,确保烟叶使用安全和烟区稳产增效,提高农户种植收益。

在热水镇得德村的万亩示范田,村民刘国顺对周围的村民们说:“你们快看,快看,小飞机起飞了,那是替我们进行绿色防控的飞机!”随后小型无人机在姬开明家的烟田里轻盈地飞到约两米高的地方,喷洒出一团团白色的药雾。数字化植保无人机在田间开展绿色防控作业。

“以前植保都用喷雾器,一天背下来经常腰酸背痛,也不过打10多亩地。现在有无人机来帮忙,为我们省工省力,而且效果好多了。”姬开明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目前,宣威市尚营合作社共有无人机32台,服务着热水、落水、东山等乡镇10余万亩烤烟生产,实现了无人机服务生产,受益上万户农户。

在一旁的田埂边,数字监测仪器高高耸立着,通过实时监测数据传输到管理后台,为提供精准的工作推进管理变化数据和影像信息,便于及时分析研判和科学指导,提高管理效能。

“数字”进烤房实现烟叶采摘“智慧烘烤”

走进热水镇营沟村的烟叶智慧烘烤工场,可以看到24座新能源甲醇烤房与50座生物质烤房、2座电能烤房整齐排列,一杆杆烟叶被送进烤房,通过手机数字系统指挥,烤出的一片片“黄金叶”散发着增收致富的清香。

烟农崔聪菊对数字化烘烤的烟叶很满意。

“宣威市在用6740座密集烤房,有2551座烤房可进行手机数字系统掌控。通过智慧曲线推送、实时监控、预警提醒、工艺优化、烘烤分析5大核心功能,烘烤效率大幅提高,‘一人管一群’已成为现实,烘烤指导实现由粗放向精准转变,烘烤损失率降幅达30%以上。”宣威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烘烤师符宗伟说。

对于烟叶烘烤来说,营沟村烟农李小六深有感触:“以前我们用土烤房烤,烤出来的烟叶有近三分之一是废品。现在用新能源烤房烤,烤房上也安装了电脑板,不管在哪里都可以在手机上操作烘烤,而且烤出的烟叶质量高、损失也小。”

此外,在烟叶烘烤结束后,这些烤房还可以利用“数字系统”继续烘烤辣椒、药材、玉米等,不仅用活了闲置资源,也提升了农户的种植积极性,带动了村里的产业发展。

作者:杨祖恒梁梅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