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第二届农作物转化体性状展示试验现场观摩活动在天津市农业科学院武清科技创新基地举行。此次活动旨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推动生物育种产业化扩面提速的决策部署,搭建转化体性状研发单位与育种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平台。
在农业农村部科学技术司的指导下,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联合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在黄淮海地区对35个玉米、大豆、棉花和水稻转化体进行了田间展示试验。这些试验主要聚焦于转化体的抗虫性、除草剂耐受性等关键目标性状及农艺性状,全面评估我国自主研发转化体的生产配套性、市场成熟度、产品竞争力和技术创新性,筛选具有生产应用潜力的生物育种材料。
此次观摩活动展示了14家研发单位的最新成果,包括6个转基因玉米转化体、5个转基因大豆转化体、4个基因编辑大豆转化体、3个转基因棉花转化体、1个基因编辑水稻转化体和16个转基因玉米品种。来自全国各地的63家单位的212位代表观摩了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农业转基因生物试验基地的展示成果。天津市农业科学院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王永介绍,今年是我们第二次承办观摩会,通过广泛调研、精心策划,在参试品种、试验设置、展示内容等方面都进行了改进优化,参试单位、转化体和品种相比去年都有了显著提升,同时我们进一步加强了基地与试验管理,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可靠。
记者在现场看到,整个田间展示试验布局科学、标识清晰。367个小区按照相关标准设计,每个小区都设有标识牌,详细介绍了试验内容。不同颜色的标识牌代表了不同的试验内容,如绿色代表玉米螟接虫试验,粉色代表粘虫接虫试验等。通过现场观摩,可以明显看出生物育种作物与常规农作物在抗虫性和耐除草剂性方面的显著差异。例如,在抗虫试验中,常规玉米叶片上虫洞密布,而抗虫玉米叶片则几乎完好无损;在耐除草剂试验中,喷洒了4倍除草剂的常规玉米植株已经死亡,而耐除草剂玉米则依然茁壮成长。此外,观摩活动中还展示了高油酸、抗旱、高产等新性状转化体,进一步丰富了生物育种产品的种类。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吴存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首席科学家赵久然等专家应邀参加了观摩会。专家们表示,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要充分发挥生物育种创新在农业科技竞争新优势中的核心作用,加大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选育推广生产急需的自主优良品种,真正做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综合评价与展示活动为生物育种的研发成果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合作平台,希望能持续做好、做大、做强,为推动生物育种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此次活动还举行了转化体合作签约仪式,共有4家性状研发单位、13家种业企业现场签订了合作协议。隆平生物技术(海南)有限公司是此次参与对比展示和签约的性状研发单位之一,副总经理贾志伟说:“近几年,随着生物育种产业化支持政策的不断推出,转基因作物逐渐步入产业化的快车道,种业行业面临巨大变革。观摩活动让研发单位有机会了解同行的研究成果,重新校准自己产品的竞争力,避免低水平、同质化的研发,实质上是生物育种的研发成果提前接受市场检验。”
优秀的品种加上好的转化体性状才会受到市场广泛认可。北京联创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义波说:“作为种业公司的代表,我们期待更多优秀的、符合市场需求的性状脱颖而出,让满足种植者、农户需要的性状快速、安全、可持续的产业化,为产业升级赋能,为农民增收助力。”
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研发单位要紧紧围绕国家生物育种发展战略,持续跟踪国际上转基因研发应用进展,进一步增强原始性创新能力,坚持问题导向和市场导向,避免同质化、低水平、重复性研究,加强基因编辑与转基因技术的叠加运用,加快转化体迭代升级;育种企业与转基因性状企业要进一步加强合作,不断提高育种创新能力、种子生产经营能力和管理服务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和知识产权保护,生产出好的种子,把好的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检测机构要加强质量体系管理与检测技术水平,保证检测结果客观、公正、准确,严格监管、严控风险,为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提供更加有力支撑。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丽颖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45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