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龙岩长汀,这里曾是我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县份之一、中国四大水土流失严重地之一,最为严重的地区,在夏天阳光直射下,地表温度可达70多摄氏度,被当地人称作“火焰山”。
进则全胜,不进则退。经过30多年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长汀早已上演从“火焰山”到如今“绿满山”,从“山光、水浊、田瘦、人穷”到满眼新绿等蜕变。这离不开长汀人民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弘扬“滴水穿石、人一我十”的精神,拓展提升“长汀经验”,让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
数据显示“含绿指数”成色更足。党的十八大以来,长汀累计治理水土流失193.8万亩、造林34.17万亩,低效林改造43.59万亩,坡耕地2.24万亩、崩岗557个;水土保持率从2011年的89.74%提升至2023年的93.5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入选“中国最美县域”,创建“绿盈乡村”287个,占比98.6%,绿色已经成为长汀一张最靓丽的名片。
艰苦创造“绿色奇迹”的背后,农民带头人成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重要力量,他们参与了、守护了、见证了百万荒山变青山的来之不易,并一直坚守在生态环境保护、带领身边人脱贫致富的道路上。
8月10日,记者走进曾经长汀水土流失的重灾区河田镇,“河比田高,田瘦人穷”的旧话早已经消散在万亩碧绿的稻田,瓜果飘香的山头,连绵不绝的青山之间,却也见证了“火焰山”变“生态粮仓”的故事。
“以前在荒山上养鸡,晴天头顶没有一棵树遮阴,人都受不了,更不用说鸡了。”2006年在河田镇芦竹村承包荒山养鸡的兰秀,以“鸡苗换树苗”的方式进行植树造林,参与水土流失治理。如今,早年种下的桂花、毛竹、罗汉松、红豆杉等树木已成片成林,她的兰秀养鸡场成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示范基地。通过林下养殖出来的长汀河田鸡,肉质鲜美、供不应求,现有存栏河田鸡种鸡1.2万羽,带动200余户养殖户,户均增收5万元。
“以前山上没树,地里‘三天没雨便旱,三天有雨便涝’,洪灾时良田庄稼被毁,干旱时村民争水抢水。现在,水土流失治理成功了,才有了不愁水源的万亩良田,我们要更科学种地,呵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河田镇伯湖村“90后”新农人傅桥是一名农校毕业的大学生,在他的父亲——全国种粮大户傅木清的带动下,2017年,他流转承包了200多亩地复耕复垦后种植水稻,第一年亩产达900多斤。他还牵头成立了十八乡合作社,积极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用无人机植保飞防省时省力,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种地,实现降本增效,联农带富,2023年的营收达到300万元。
探寻的脚步来到长汀三洲镇的汀江国家湿地公园门口,一个硕大的红色杨梅雕塑生动地展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中,“火焰山”变“花果山”的故事。
“在三洲这种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方建湿地公园,以前那是想都不敢想。后来山上种了杨梅,固住了土,留住了水,才有了这公园。”三洲镇党委书记汤钦洪说,经过30多年的生态治理,这个“火焰山上的湿地公园”就是水土流失治理“长汀经验”升级版的生动展示,昔日水土流失重灾区,现已成为风光秀丽、林果连片、鸟语花香的生态旅游胜地。
紧邻汀江国家湿地公园的丰盈美丽生态农场里,可以看见美国葡萄柚、红美人、甘平等品种的水果挂满枝头,到了9月份就可成熟采摘。2012年,沈树朝看中了长汀在全面推进水土流失治理过程中招商引资上的鼓励政策,从浙江台州来到三洲、河田等水土流失严重的片区承包3200多亩山地种植果树,是县里最早一批承包山地,开展规模化种植业经营的农场。“去年总共产果400多万斤,产值5千多万,利润有1千多万。”沈树朝说,农场正积极打造科教、观光体验、采摘休闲为一体的现代休闲农业示范园,见证了“火焰荒山—绿水青山—花果满山—金山银山”的完美转变。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霍子晨 见习记者 陈章群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