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甘肃宕昌:党建引领推动村集体经济多元发展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李忆宁
  • 作者:刘治学 王晓勇
  • 2024-08-12 22:37:04

中药材丰产了,树莓果丰收了,新鲜蔬菜爬满了菜架,食用菌铺满了晒床,蓝天下牛羊在欢唱,瓜果飘香在希望的田野上,田间地头回荡着农民的欢声笑语……这是丰收季节甘肃省宕昌县呈现出的万千景象。

宕昌县坚持党建引领,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强造血功能为根本,以提升村集体经济实力为目标,创新经营模式,集中精力突破村集体经济发展瓶颈,“撬动”村集体经济多元发展,提质增效,助力乡村振兴稳步推进。截至2023年底,全县336个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均达到15万元以上。

健全责任体系,激活村集体经济发展“源动力”

宕昌县建立县委统一领导,组织、财政、农业农村部门统筹推进,镇村两级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压实县、乡镇、村三级联动责任,将发展村集体经济作为“书记工程”,纳入各级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形成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整体合力,努力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总量增长、质量提高、实力增强。坚持把培育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根本之策,纳入县域经济发展布局,成立由县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一个产业一名常委牵头抓、一名县级领导配合抓”。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问题,形成“县委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乡村具体实施”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格局。

引贤聚才汇智,建强村集体经济发展“桥头堡”

一年时间建设投产,带动周边村一百余人就业,康牧草药饲料有限公司书写了宕昌县工业园区建设投产见效“宕昌速度”,预计企业年产草药饲料10万吨,可实现利税500万元。公司负责人、返乡创业人才许平清立志创业,带领乡亲们发展集体经济,共奔致富道路,荣获2024年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

头雁提能强活力。动员引导900多名懂经营、善管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意识强的能人进入村级班子,225名村党支部书记担任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实施村党组织书记“提能行动”,选送262名村干部参加省市组织的专题调训。开展全县集中培训、培养帮带、完善管理制度等措施,提高村干部适应市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能力。围绕县域特色产业人才需求,选派25名科技人才到乡镇挂职担任科技副乡镇长,150名科技特派员开展科技帮扶工作,回引138名优秀人才返乡创业。实施一村1名大学生工程、派驻帮扶工作队员(第一书记),凝心聚力,各尽其才、各显神通,做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强力“助手”。

实施乡村振兴各类人才培训工程,培训农村各类人才1400余人,为发展村集体经济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积极吸引农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以投资、入股、领办、聘用等方式依法依规参与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以资金助力。积极对接农业、林业、畜牧业等部门,依托县农业农村局帮扶指导,发挥种植、养殖技术专业特长,充当“技术保证员”,不断提高农产品品质,有效增强农产品商品化和市场竞争力。

发挥中央定点帮扶单位、东西部协作对口帮扶单位和省市县帮扶单位的优势,注重从政策、项目、资金、信息、技术等方面加大对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扶持力度,组织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社会组织等力量,通过项目帮扶、资金支持、就业帮扶、消费增收等渠道,发挥后援单位“后台”作用,增强“造血”功能,帮助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中国移动甘肃公司投资122万元,为帮扶的竹院、好梯两乡镇建设食用菌产业园,发展木耳种植产业,其中建设竹院乡露天木耳基地75亩,种植木耳40万棒,预计年产值230万元。

找准发展路径,点燃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引擎”

针对县内龙头企业少、合作社“小散弱”的短板,全县盘活集体资产和资源,下大力气做好土地、产业、资产保障,实施项目带动,做优产业文章,发展资源效益型集体经济。挖掘自然资源,通过采取入股分红、异地联建等方式,以资产或上级项目资金入股生态种养殖、种植、加工产品等项目进行分红。同时,按照“同权同价、流转顺畅、收益共享”的原则,积极探索通过出让、租赁、作价出资(入股)等方式,实现村办合作社抱团发展,有效抵御市场风险,形成村级集体经济自我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机制。庞家乡以全乡10个村中央财政衔接资金500万元入股宕昌县康牧饲料厂,每年为村集体分红25万元。哈达铺镇玉岗村以水资源招商,建立矿泉水厂,为村集体年分红8万元。兴化乡柴家庄村为全县20万瓩风能发电项目提供建设用地,村集体经济收入14万元。

创新经营模式,铺就村集体经济发展“快车道”

采取“创新发展路径、确定主导产业、创建新型模式”等措施,结合全县农业产业发展“十条路”,深入开展研判,精准选择发展项目和经营模式,确保扶持项目选得准、选得实,能够带动群众致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依托良好生态优势,构建以中药材、食用菌、养蜂、养鸡等“四大产业”为主,多种产业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

紧抓政策机遇,注重典型示范,争取中央、省扶持资金4980万元,扶持102个重点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坚持因村施策,积极发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主体作用,综合考虑各村资源优势和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围绕经营项目、市场需求等,选准产业、项目和载体,坚持“一村一策”的原则,探索符合村情实际的发展模式、经营模式。

坚持规范经营,健全完善经营机制,引入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管理办法,建立权属清晰、权责明确的村级集体经济运行管理制度,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充分调动各方参与的积极性。通过“帮带组建”引导龙头企业与经济弱村联合发展,按照“党支部引领+合作社承托+农户规模种植+企业订单购销”的思路,基于地域差异整合统一地产资源,使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持续稳步壮大。贾河乡大堡子村采取“党组织+公司+农户+基地”模式,建成集采摘、游乐、饮食、民宿、干部培训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发展村集体经济,村集体收入大幅增长。

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也是保障基层治理、服务农村大局的关键举措。

宕昌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宕昌县各基层党组织将不断发挥引领作用,破解发展瓶颈,切实做到资源优化、合作共赢、智慧驱动,以“力度、精度、深度”探索更多模式,为村集体经济发展赋能增效,做实“支部领办”,守住集体经济“基本盘”;唤醒“沉睡资源”,激活集体经济“动力源”,用好“优势禀赋”,培育集体经济“增长极”,让农村有景可看、农民有活可干、农业有钱可赚、集体经济持续增收的美好愿景逐步变成生动实景。

作者:刘治学 王晓勇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