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孩子,假期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有的游历名山大川,行万里路增加阅历;有的扎进图书馆,读万卷书增长知识;有的参加各种兴趣班,提升素质和特长;有的猛补课,期待下学期能有更好成绩……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羡慕不已。
40年前,我也是一名小学生,也经历了暑假的漫漫时光。可是,那时过暑假的我在哪儿呢?
时光穿越,定格于上世纪80年代,坐标京郊农村后北宫村,一个刚刚兴起的大桃种植专业村。由于联产承包、分田到户,农民见到了真金白银的利益,种桃的热情空前高涨。
可是说起大桃种植,那可实在是个难做的活计。从春天的疏花疏果,到夏天的打药施肥,从秋天的收获采摘,到冬天的剪枝冬灌,那过程是复杂繁琐,一年到头不得闲。父母实在忙不过来,小孩子也要帮助干,其中,孩子们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薅草。
薅草这个活计,其实没什么技术含量。只要是把地里疯长的杂草,拔掉即可。这样,它才不会和庄稼争水争肥,小苗才会茁壮成长。在农村,十来岁的小孩子,刚刚有一点劳动能力,就会被大人安排去拔草。往往是在早晨六七点钟的时候,睡眼惺忪的我们,就被家长带着来到地里。那时候太阳刚刚升起,露水刚刚落下,草叶上蒸腾着一层蒙蒙的水汽。整个大地散发的蓬勃生机,让我们振奋不已。
一开始,我们都使出浑身的力气,比着赛地往前赶。“唰唰唰……唰唰唰……”。眼见得一排排的青草在面前倒下,清新的草香扑面而来,内心充满了成就感。可是,干着干着,胳膊酸了,身上累了,口也渴了,肚子也开始咕咕叫了。就说,歇一会儿吧,歇一会儿吧。于是,就放松下来,有的去找野果,有的去抓蝴蝶。玩着玩着就走远了,就把薅草的事忘到一边了。快到中午的时候,才突然想起来,该干的活儿还没有干。于是,又匆匆跑回来,猛薅一阵。这时候,已经没有早晨的干劲了,虽然手在机械地运动着,耳朵却支棱着,时刻等待着家长回家的召唤。唉!太阳已老高了,该回家吃饭了呢!
薅草是个枯燥的活计。好几亩的桃园,每隔三四米有棵小树苗,剩下的就都是杂草。你就尽情地薅吧,今天薅不完有明天,明天薅不完有后天,后天薅不完还有大后天……待你终于全部薅完一遍,准备歇歇脚伸伸腰时,回头一看,你会悲哀地发现,新一轮的青草已经遍地漫卷、葳然成势了!真是“野草拔不尽,三天复新生”啊!
当然,薅草也算是个有趣的活计——也许,会收获意外惊喜呢。最常见的,是草丛里不时会发现一种小野果,小而圆,像黄豆粒那么大;黑又紫,有野葡萄的模样,我们叫它“水球”(其实,现在才知道,它的大名叫龙葵)。摘一串下来,就着凉凉的露水,含在嘴里,轻轻一抿,汁液乍开的那一刻,甜滋滋,凉丝丝,让从没有吃过葡萄的我们,以为这就是葡萄最甜最爽的模样。运气好的时候,甚至可以捡到几只野鸟蛋呢。那时候,有一种小鸟,我们叫做“地轱辘子”的,喜欢在草丛里筑巢生蛋。5至6月份,正是它繁殖的季节。因此,常常给我们带来意外的惊喜。那时候也没人说要保护野生动物啊。往往,那几枚鸟蛋就成了我们的腹中美味了,现在想来真是罪过呀罪过!
不仅有惊喜,还有惊吓呢。那时候,地里几乎都不打农药的。你蹲下来就会发现,草丛里简直就是个动物世界呢。成群结队的蚂蚁就不用说了,辛勤翻土的蚯蚓也不必提了。单是那蹦跳的蚂蚱、长臂的螳螂,或突然从你眼前蹦开,或举着大刀冲你耀武扬威,你惊吓不惊吓?何况还有那懒惰的癞蛤蟆,被人惊到后才慢悠悠地挪开脚步;更有那令人惊恐的菜蛇,匍匐在草丛里,甚至冲你“咝咝”地吐着芯子,你惊吓不惊吓?恐惧不恐惧?反正我到了那时候,肯定是头皮发麻,魂飞魄散,连喊带叫地跑开的。
如今,随着父母年岁渐老,家里的桃树地都转包给了别人,我好多年没有下地干活了。前几日,带朋友去久违的桃园,突然发现,树下干干净净,居然一点儿杂草没有……不由感叹现在农村小朋友的幸福,最起码不用整个暑假天天薅草了……
我羡慕现在的孩子,但我也感谢我小时候所经历的——广阔的田野和桃林,任我驰骋;泥里土里的摸爬滚打中,我感受到了劳动的辛苦、收获的快乐,也养成了吃苦耐劳、坚忍向上的性格。
作者:赵丽军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