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三伏姜”

2024-08-19 13:39 来源:农民日报 编辑:陈银银

入伏之后,菜市的生姜便多了起来,纤纤玉指般的藤姜、笨拙紧实的木姜、皮糙肉厚的老姜……一堆堆、一箩箩、一筐筐地摆在市场上,令人不禁感叹“又是一年姜熟时”,每每此时,我不免又想起母亲的“三伏姜”。

  姜在我的老家是很常见的物品,乡邻们食用姜的最常见方法是用于配菜,煮鱼、煮鸡、煮鸭、煮牛肉、煮羊肉等菜肴均离不开姜,既可以去掉食材中的腥味,又可以提鲜。最令我难忘的是母亲的“三伏姜”。

  所谓“三伏姜”就是在三伏天腌制的酸姜。老家有一种叫“齑坛”的容器,是腌制酸姜的器具。入伏后,母亲到地里采摘回新鲜子姜,洗净晾干,腌制酸姜。母亲腌制的酸姜特别香,她先从米缸里量出半斤白米放在铁锅里炒香,等香米冷却之后放到锅里煮开水,再把洋溢着浓浓大米香气的开水滤掉米渣,倒入干净的齑坛中,放入洗净晾干的生姜。再佐以适量的辣椒、八角、桂皮和食盐、冰糖等,将坛盖好。在屋内阴凉处静置三五天后,出坛的酸姜,酸、脆、辣,吃起来开胃可口,连同泡好的酸辣椒一起食用,使人顿有痛快之感。

  母亲的“三伏姜”还有酸姜丝。同样是在三伏天把采回来的鲜姜切成丝晒至半干,拌上料酒、生盐、碎辣椒等搓揉匀净,压紧压实储存在玻璃瓶内,腌制成酸姜丝,留到秋冬时节当佐菜。

  20世纪90年代初,我到离家百余里的城里念师范学校,刚开始,吃不惯食堂的饭菜,入学一个月后,就变瘦了。母亲用一个个玻璃瓶装好酸姜丝,让我带到学校当佐菜,解决我吃不惯食堂饭菜的困扰。很快,同学们也闻“酸”而至,我就将酸姜丝分享给大家。刚开始,我很担心母亲要批评我不珍惜她的劳动成果,大大方方分给了同学。谁知,母亲知晓后反而更加开心。她说,能够跟同学分享家乡美食是好事,姜是自己种的,第二年多种点就行了。就这样,母亲的“三伏姜”陪伴了我和同学三年的师范时光,让我们的饭盒里时时洋溢着母爱的味道。

  如今母亲已去世,我再也吃不到她亲手腌制的“三伏姜”了。不过,她早已把传统美德和“三伏姜”腌制方法传给了我,每年的三伏天,我便去菜市采购生姜,照着母亲的法子腌制“三伏姜”。

作者:诸葛保满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