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社会 详情

宁夏农林科学院林草所助力河滩地生态恢复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李婧
  • 作者:张国凤
  • 2024-08-20 17:50:31

近年来,宁夏银川先试先行,在全区率先开展黄河两岸滩地收回工作,如今黄河银川段约18.97万亩河滩地全部收回,并交由市属国有企业宁夏绿创林业有限公司进行保护和修复,重建良性生态循环系统,守护黄河安澜。

2022年7月,宁夏农林科学院林草所受宁夏绿创林业有限公司委托,在林草所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盐池综合试验站研究团队和科研成果基础上,以提升黄河滩地生态修复技术和成效为目标,合作开展了“黄河银川段滩地生态草引选及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项目。

目前项目已在贺兰金贵镇通昌村河滩地建立了生态草引种与生态修复示范区100亩,开展了15个生态草品种引种栽培,建立了四种禾豆混播修复模式15亩、苜蓿生态种植示范85亩。通过连续两年多的适应性观测,已筛选出适宜河滩地生态草品种有禾本科的高冰草、碱茅、苇状羊茅,豆科的苜蓿中苜3号、中苜4号,解决了盐碱地生态草秋季播种、春季返青技术难题;通过不同生态草组合不同优化配置模式试验示范,在目前河滩地土壤和水分条件下实现每年补水两次即可达到预期生长量,第三年进入自然生长状态,不再进行人工补水,筛选的生态草品种生长良好,在生态修复的同时具有一定的产量收获。种植生态草与对照(自然恢复)相比,能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同时显著降低土壤pH值和EC值,有效改良土壤盐碱化。项目实施为黄河两岸滩地治理和绿色产业发展提供了科学参考。技术实施的同时,我们注重总结与成果产出,已申请发明专利1项《一种土壤盐碱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CN202410157568.8)、发表论文2篇。

依托项目前期试验探索,宁夏绿创林业有限公司已成功将科研成果应用到银川段黄河两岸河滩地等生态项目建设中,其中在灵武河滩地绿色生态区开展了多年生耐旱、耐盐碱的中苜3号、佳能、力狮等苜蓿品种生态种植;建立了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撒播高冰草、碱茅等生态草籽为辅的生态修复区;剩余自然分布盖度较好的作为滩地保留区,采用封育、自然恢复的方式,加强日常管护,减少人为干扰,逐步恢复自然状态。依托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合作,通过种植生态草构建河滩地生态循环体系,生态修复效果明显,已初步建立了“以滩治滩养滩”的产业发展模式,科技创新在生态修复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下一步,林草所将与绿创林业深入开展合作,做好河滩地生态修复长期观测研究的同时,在抗旱耐热乡土植物引进与应用、耐盐碱植物改良土壤应用、牧草节水高效种植等方面继续加大成果熟化与推广,全力推进宁夏黄河两岸滩地生态修复、牧草种植产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脆弱生态系统功能。以科技赋能,支撑宁夏打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攻坚战。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国凤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