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由北京市海淀区农业农村局和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赵春江院士、熊亚研究员团队及林森副研究员团队合作自主研发的两款农业设施机器人——草莓采摘机器人关键部件和路轨两用设施园艺作业喷雾机器人亮相2024年世界机器人大会。
展区内,草莓采摘机器人通过混联机械臂“灵展1号”实现“劈叉”和“弯腰”两个动作。别小看这两个动作,它能让草莓采摘机器人灵活躲避农田、温室里的各种障碍物。同时,四转四驱设计的移动平台,可以载着机器人实现双阿克曼转向、原地转向、斜向行走以及精准速度控制等多项功能。据研发团队介绍,该草莓采摘机器人能够精准感知光强变化,实现低损采摘,预计节省劳动力80%以上,每亩成本节省6000元。
草莓采摘机器人。
针对大型玻璃温室立体化栽培环境设计的路轨两用喷雾机器人,配备了路轨两用通用底盘和多传感器融合导航定位技术,集成了喷雾、监测、追溯一体的喷雾技术系统,能够适应超大型玻璃温室面积大、结构相似、路轨两种路面、定位精度高的作业环境,实现在大型连栋温室内自主换轨连续作业。据研发团队核算,目前,在实验环境下,该款喷雾机器人上下轨道成功率超99%,预计可节约劳动力85%以上。
预计今年年底,草莓采摘机器人和路轨两用喷雾机器人将在海淀区农业实际场景中首试首用。
下一步海淀区农业农村局将继续立足海淀区农业资源禀赋、产业空间布局和种植园区发展现状,推动农业从传统种植向农业经济和科技转型发展,组织实施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农业智能应用示范工程,实现农业人工智能的多地类、多模态、多场景和多元化的应用场景,聚焦未来农业产业先发优势,提高农业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验证迭代效率,下好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先手棋”。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清新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