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激发中部地区发展潜力

2024-08-23 23:21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编辑:吕璐芳

日前,国家知识产权局举行8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知识产权助力中部地区发展有关情况。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2023年,中部地区地理标志直接年产值达2395.2亿元,约占全国的1/4,有效激发了区域经济发展潜力。

中部地区连接东西、贯通南北,是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承载区,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广阔的市场潜力。截至今年6月,中部地区有效发明专利量已达61.8万件,同比增长19.0%;有效注册商标量达704.4万件,同比增长11.0%;累计认定地理标志产品543个,批准以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1397件,地理标志总量约占全国的1/5。

发布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加强地理标志保护运用,积极助力乡村振兴。指导中部地区做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支持建设25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推进8个地理标志保护工程项目实施,发展地理标志特色产业。山西出台老陈醋保护条例,安徽连续6年开展春茶地理标志专项行动,江西赣南茶油等地理标志入选国家地理标志运用促进重点联系指导名录,河南建立钧瓷地理标志保护和监管体系,湖北加快建设蕲艾、京山桥米等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湖南浏阳花炮等地理标志产品列入中欧地标互认互保清单。

2023年,中部地区地理标志直接年产值达2395.2亿元,约占全国的1/4,有效激发了区域经济发展潜力。下一步,中部地区各省知识产权局也加强协同联动,通过建立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协作机制,联合举办中部六省高价值专利大赛、地理标志品牌培育创新大赛等多种形式交流合作,加速推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王子涵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