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可能很多年轻人都已经不再了解京西稻的故事,甚至很多人可能难以想象在北京这个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区里还种有水稻。自2013年5月离开公务员队伍,我与一批志同道合者开始走上了京西稻文化研究、保护与传承之路。
2015年6月,“海淀区京西稻文化研究会”得到民政部门批准。其实在研究会筹备时,我们就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专家的支持下,联合北京大学专家编写了农业文化遗产申报文本。2015年10月,“北京京西稻作文化系统”被原农业部发布为第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为让后人记住京西稻传统种植技艺,为提升农遗知名度和创新传承路径,我们一直在努力:策划制作《六郎庄传统京西稻种植》《北坞村与京西稻》《海淀水系润京华》三部长达100分钟的专题片;与闵庆文、于海洲等专家策划面向海内外的“诗赋词曲联”征文大赛,并汇集出版《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赋》;进入央视大舞台参与京西稻节目制作,接受北京电视台、北京广播电台专访,参与新华社直播京西稻旅游线路开发活动;与有关专家合作出版《北京京西稻作文化系统》《京西稻故事》等读物;牵头举办京西稻摄影大赛,创作《水稻之歌》等10多首歌词,到一些中小学和大学宣讲京西稻的故事……
我们的努力初见成效:《京西稻之歌》被中国作物学会水稻专业委员会评为二等奖,并在北京市八一学校演唱;在北京市八一学校、北京先农坛、柳浪嘉园社区内种植了京西稻;200多盆栽京西稻于2023年国庆期间摆放到长安街花坛中,得到社会各界好评;海淀区将京西稻纳入三山五园提升工作中……
保护、传承京西稻文化,我们将继续努力。
作者:京西稻文化研究会会长 杜振东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