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上海举行的第18届上海国际渔业博览会厂商云集,产品高品质和科技硬核联袂呈现出水产业“蓝海”的新景象。8月28日开幕当天,首次“入海”的新疆阿勒泰福海县,以“我的阿勒泰”展台风格和福源福海特色地标水产推介会专场形式参与博览会,以此传递福海县做大做强冷水鱼产业的决心。
第18届上海国际渔业博览会福海县展台。
福海县渔业资源丰富,包括乌伦湖在内的170万亩水面是特色冷水鱼的家,境内还有近6万亩盐碱坑塘既可用于养殖,也特别适合特色冷水鱼种源培育。渔业是福海县振兴一方的主导产业,区域内共65个村、6.5万人口,目前从事捕捞、加工、渔业旅游的从业者近3000人。福海县成功创建了国家级水产健康和生态养殖示范区,然而,2023年,全县水产品产量仅达8100吨,产值不到1.7亿元,产业现状显然跟巨大的资源优势和渔业从业者增产增收的期待不相匹配。
据福海县副县长池少权介绍,如何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进一步挖掘渔业产业潜能,成了福海县上下关注的大事,福海县在脱贫攻坚及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进程中,渔业产业链已经明晰,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提高产能、参与大市场竞争,做大做强,成为共识。
在这共识之下,福海县首次参加了业内极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上海国际渔业博览会,并以福海特色渔业及特色文化为媒作了专场推介。和其他推介会不同,福海县举办的福源福海特色地标水产推介会专场的重头戏不在产品上,而是在对接科技、市场方面,主要形式是,福海县人民政府、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上海水产集团有限公司四方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现场展示的福海县地标产品“白斑狗鱼”。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在冷水鱼区生态及种苗研发方面有优势,上海水产集团的市场优势是公认的,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长期致力于盐碱地水产养殖基础研究、共性技术研发以及全国范围的应用示范,能快速有效地帮助福海县实现13个脱贫村的网箱养殖模式,从而为福海县完成1万吨水产产量目标贡献东海所的价值。
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办公室主任郭虹介绍,围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福海县渔业绿色循环发展试点》项目,东海所将改造2万多亩盐碱生态池塘和5000多亩盐碱精养池塘,积极帮助养殖主体推进和开发智慧化养殖、旅游观光垂钓等功能,以科技保障福海县渔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高效管理,以科研成果提升福海县渔业的产量和品质。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胡立刚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