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走进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烤烟种植区,田间地头、烤房、收购站点,随处可见专业化服务队忙碌的身影。
做实服务,是助力烟农增收的一项重点工作。近年来,弥勒市烟草专卖局按照上级部署,深化服务烟农具体措施,在探索服务模式、优化服务措施、提升服务水平等方面精准发力,助力烟农增收。
“一站式”服务让烟农省心
日前,在弥勒市虹溪烟叶工作站收购点现场,从分级、定级,到过磅,再到打包、入库,每个环节都由专业化服务队实施,岗位分工明确,配合默契,现场有条不紊。
交烟代表(左)正协助定级员把待定级的烟叶放置于定级台。马丽菊 摄
采收、烘烤、分级、收购是烟叶工作重要环节。近年来,弥勒市烟草专卖局以管理模式创新为切入点,在虹溪镇推行“采烤分收一体化”烟叶分级收购模式,指导烟农专业合作社组建专业化烘烤、专业化分级、收购辅助三支队伍,在采烤、出炉回潮、下竿、分级、收购等全过程为烟农提供“一站式”服务,让烟农既省心又省力,达到减工降本、提质增效目的。
“现在采烤再也不用担心找不到人了,只用一个电话,专业化服务队就帮我把烟采好、烤好,就连分级、交售也不用操心。”虹溪镇密纳村烤烟种植户邓聪说,他今年种了80亩烤烟,全部交给专业服务队负责上述流程,让他成了“甩手掌柜”。
邓聪算了一笔账:“采烤分收一体化”模式,拢共能让他从采摘到交烟节约成本10000元左右。
据测算,推行“采烤分收一体化”模式,烟叶采烤损失率降低8%以下,平均每亩用工数量减少1个以上,烟叶采烤成本降低20%以上。
“保姆式”服务让烟农放心
下车、核对、验级、过磅、入库……8月26日,弥勒市弥阳烟叶工作收购点,只见几辆货车、两三名交烟代表、十几名收购人员在工作,现场井然有序。
徐文勇是弥勒市福城街道秧母塘村的一名烤烟种植户,也是村里的“交烟代表”,当天一早,他便按照预先约定的交售时间和重量,将头一天下午装好车的烟叶送到了收购点进行交售。“交售速度很快,不到半个小时就完成十几户的烟叶交售。”
近年来,弥勒市烟草专卖局推行“集中分级、统一运输、代表交烟”收购模式,把烟叶收购服务窗口前移至分级点,并通过“代表交烟”模式,让烟农把有限的劳动力投入到大田管理、烟叶采烤、去青去杂等工作,降低烟农交售烟叶的时间和经济成本,提高烟叶收购效率,做到烟农足不出村就能完成交售。
“以前交售一次烤烟,前后至少需要半天时间,现在把活儿交给‘交烟代表’,我们很放心,只需在家等着钱打到卡上。”福城街道秧母塘村烤烟种植户段永俊笑着说,去年,他家仅在交售环节省下的运费和务工费有1100元左右。
“十个一”服务让烟农暖心
今年,弥勒市烟草专卖局下属的各烟叶收购站点的烟农休息室里新添了东西,除了前些年就有的茶叶、开水、电视以外,还备了纸笔、药箱、手机充电器等。
“往年我一交完烟就巴不得马上回家,今年我交完烟都还会到休息室,与大家一起聊聊天,喝喝茶,看看电视……”弥阳街道小塘村烟叶运输队队员李伟祥笑着说道。
“一杯茶、一张纸、一支笔、一个电视、一个药箱、一个充电器、一个报刊杂志架、一个针线包、一声问候……”今年,弥勒市烟草专卖局按照上级要求,认真抓好服务烟农“十个一”。
在休息室,“交烟代表”使用手机充电器。马丽菊 摄
在具体工作中,该局以“重心下移、着眼基层、突出服务、加强基础”为工作重点,坚持好钢用在刀刃上,对烟叶收购站点必要软硬件进行升级改造,加强现场服务管理,让乡亲们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方便。
作者:马丽菊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