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热点 详情

共话大豆产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大豆行业年会暨第八届中国大豆产业国际高峰论坛侧记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倪杨金子
  • 作者:张缘成
  • 2024-09-13 21:01:40

9月12日,2024年大豆行业年会暨第八届中国大豆产业国际高峰论坛在哈尔滨举办。诸多专家学者和行业代表会聚一堂,共同交流了国内大豆市场的最新形势,并围绕探索产业升级的新路径、期货市场服务大豆产业等进行了深入探讨,为推动中国大豆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产业韧性不断增强

“大豆是我国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粮食品种,与国际市场联动性强。”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正强指出,从全球油籽的生产情况来看,大豆依然是全球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在全球七种主要油料作物中的产量占比达62%。这一数据较20年前提高了4到5个百分点,可见大豆在市场中的话语权不断在加重。

随着大豆油料扩种持续推进,我国大豆自给率正稳步提升。中国大豆产业协会会长、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宝龙强调了大豆产业在中国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并指出应夯实四个方面的基础,进一步强化产业韧性。具体来看,一是要从农业科技的角度推动大豆单产提升取得新突破;二是推进大豆精深加工不断升级迭代;三是升级营销,不断向外拓展;四是要继续强化资本的保障能力,因为产业发展到高级阶段不再仅仅是种植、生产、加工、销售领域里的竞争,会跃升到更高层面的资本领域的博弈。

值得关注的是,近几年,大豆食用消费量维持着年均5%左右的增速,总体保持稳中有涨的态势。市场端的增长也推动着加工端的变革。对此,祖名豆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益敏感触颇深。

“我亲身经历了豆制品行业的巨大革新和飞速发展。”周益敏表示,随着工业技术水平的持续发展,全豆利用和全自动化将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要发力点,全豆利用会大大提高产品的产出率和附加值,例如全豆豆制品的研发酸浆工艺的研究、豆渣及其副产品的再利用等。全自动化将实现豆制品生产技术标准的趋同,面对越来越严格的食品安全管控,豆制品技术标准逐渐统一,未来豆制品产业的技术壁垒将被打破,全自动化的发展会是主流。


期货护航稳步发展

大豆作为食品、油料、饲料的基础原材料,如今已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全球粮食安全不仅仅是生产和供给数量的问题,而且是如何更好贸易与分配的问题。”李正强认为,不确定性冲击加剧了国际粮食价格波动,放大了全球粮食安全问题,因此要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区分一般情况与极端情况,综合施策,运用衍生品工具应对好不确定冲击。我国粮食期货市场在稳定生产、贸易、加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要发展和利用好这个市场。

在李正强看来,大豆全产业链积极参与期货和衍生品市场,可以有效管理因粮食贸易价格波动所引发的风险,避免因为一时的价格波动影响到市场供给,从而确保产业链的稳定与健康发展。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多年来围绕大豆产业链,大连商品交易所(下称“大商所”)已经推出了黄大豆1号、黄大豆2号、豆粕、豆油期货和期权共8个品种工具,并于2022年在全部豆类期货和期权上引入境外交易者。如今大商所已建立起相对完整的大豆产品体系和多元开放的衍生品市场,为大豆产业企业贸易定价和风险管理提供了有效抓手。

南华期货董事长罗旭峰表示,在产品服务方面,南华期货致力于乡村振兴,推出了南华惠农的品牌,通过“保险+期货”等模式为农业生产者提供价值风险管理工具。据了解,自2017年以来,在大商所的支持下,南华期货根据国产大豆的农产品属性,结合种植户的实际需求,连续六年在海伦市开展大豆金融支农服务模式,累计覆盖面积300余万亩,种植户参与共计4.6万余户次,总计实现赔付金额达1.46亿元。

截至2023年,大商所在黑龙江等9个主产省区开展大豆“保险+期货”项目69个,保障大豆种植面积1053万亩,为41.8万户豆农提供了超过61亿元的货值保障,最终实现赔付3.3亿元,有效补偿了豆农面临的价格下跌或种植收益减少的损失。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缘成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45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