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平行的两条山脉之间,夹着一块狭长平坝。一条20世纪修建的铁路,一条高速公路,一条近几年才新修的高铁,从平坝的两边靠近山边处穿梭而过,在这块土地上形成了独特的风景线,也成了当地的地理标志。
桂进慧的家就坐落于此,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区鸡头村街道瓦仓社区大瓦仓村。桂进慧今年52岁,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算起来也是种烟的老把式了。小时候跟随父母种植烤烟,长大成家立业后,也是把种植烤烟作为家庭收入的主要经济来源。有了一定经济实力后,2005年购买了一辆大货车跑起了运输,每年收购季都会帮助烟叶收购点运输烟叶到调拨中心库,算是还没有完全脱离和烤烟打交道。
“时过境迁,运输业越发不景气,挣钱越来越不容易,而烟叶收购价逐年都在上涨,种植烤烟收入较为稳定,就有了想种烟的想法,想重新做回烟农身份。”桂进慧自信满满地诉说道。
说干就干。2023年,桂进慧租赁了25亩土地,开始了新的“第一年”种植之路。“以前都是几亩地种,从来不超过10亩,而且都是自己种。现在土地都流转出去了,种烟还得租地种,都是种几十亩地,还要雇人来帮忙。管理也比以前精细多了,种的是机械化,种的是技术,种的是精细化管理,种的是新知识,种的是科学。”桂进慧沾沾自喜地说道。
桂进慧介绍道:“2023年,我种烟25亩,从整地理墒,到膜下小苗移栽,到不适用烟叶优化、病虫害防治等中耕管理,再到成熟采烤,都是严格按照烟站技术人员的技术要求操作的。技术执行标准分毫不差,售后收入12.5万元,烟后作物又种了一茬菜豌豆,除去成本,每亩净收入4000多元,这个烤烟还是划算种的。”2024年桂进慧把种植面积增加到了30亩,计划在种烟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
曲靖市烟草公司马龙分公司通泉烟站鸡头村烟点技术主任王锐,对这个种烟最认真的“新烟农”印象尤为深刻。“去年膜下小苗移栽安装的膜下滴灌,虽然薄膜起到固定滴灌的作用,但滴灌在薄膜下面,滴口堵塞不易被发现,出现部分烟株水肥缺失,水肥不均,长势高矮不齐。今年换成安装膜上滴灌,滴口堵塞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大田烟株长势整体均匀一致,这些都是我在技术指导的过程中和桂进慧总结出来的经验。”王锐说道。
桂进慧与烤烟科技员探讨膜下小苗移栽技术。赵英佑 摄
“从土地深耕,到机械整地理墒,到机械化移栽,到机械化覆膜,到病虫害利用无人机打药的统防统治,再到数字化智慧烘烤,整个烤烟种植过程体现的都是现代烟草机械化、数字化、精细化。只有想方设法最大力度地减少人工用工,降本增效,再加上精细化的管理,多产优质烟叶,才能增加烤烟种植收入,这也是烤烟传统种植和现代烟草种植的区别。”桂进慧边装烟边向身边的烟农分享自己的种烟“经”。
现在种烟不像以前,得按技术要求做,马虎不得半点,科学种烟,才能种好烟,才能有收入。这是桂进慧快两年“新烟农”的亲身体会。每天有事无事他都要到烟地里转转,到烤房群看看,看了心里才踏实,用他自己的话说:“种烟我最认真。”
眼下到了烘烤季,桂进慧力争把每炉烟烤香、烤黄,做到产出好烟就要烤出好烟。为此,烘烤中不懂的地方他积极向身边的烘烤老前辈学习、向烘烤能手学习,快速提升自己的烘烤知识和技术。把烘烤工艺用灵用活,烤后出炉的烟叶路人见了都竖起了大拇指。
桂进慧观察烟叶烘烤色型变化。董天学 摄
烟叶收获的季节,是桂进慧一年中最高兴的时候。一炉炉满目金黄的烟叶,出炉后到烟叶卖到烟叶收购点,能够卖得好等级、好价钱,所有的辛苦和认真都是值得的。桂进慧脸上洋溢着难以掩饰的笑意,笑得那么认真、笑得那么开心、笑得那么幸福。
目前,从烘烤出炉的烟叶及交售情况看,桂进慧种烟收入超过去年已成定局,并且收入会成倍增加,最少估计会在25万元左右。看来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对种烟得到了甜头的桂进慧,对今后的种烟更坚定了信心,种烟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更大的提高。
作者:董天学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