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现场观摩暨交流研讨会在河南省新乡市举办。据介绍,中国农业科学院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重要区域创新中心——中原研究中心通过开展技术集成,遴选推介“中麦578”等小麦、玉米主导品种,黄淮海夏玉米密植滴灌抗逆稳产技术、小麦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技术等主推技术,为小麦—玉米周年大面积单产提升提供了解决方案。
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当前,增粮和提高资源效率是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任务。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河南省玉米常年种植面积5700万亩。黄淮海地区玉米产量不高、水资源不均、肥料利用率低、生产成本高、气候灾害频发等问题是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中原研究中心集成密植、水肥一体化精准调控及全程机械化为一体的“玉米密植滴灌抗逆稳产技术”,成功破解了玉米单产提升空间乏力的“卡脖子”问题,并大面积推广应用。
河南获嘉县开展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试验示范,最高亩产可达到916公斤。依托该技术,照镜镇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生产田,采用新型播种机进行北斗导航种肥同播并同步铺设滴灌带,宽窄行种模式,种植密度5500—6000株;位庄乡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品种技术展示示范田,筛选耐密品种,采用精密播种机导航播种,设置不同的密度处理和肥水处理展示技术效果。通过滴水齐苗、化控防倒、水肥一体、一喷多促等全程精准调控技术,目前示范区作物长势良好,预期较常规生产每亩增产150公斤以上。
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吴孔明表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关键在科技,要聚焦农业产业实际需求,加强科技服务,全力推进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要充分认识主要农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工程的重大意义,强化组织保障,及时总结试点经验,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推广应用力度,科技支撑河南省主要农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
通过河南省主粮作物单产提升远程协作指挥平台,吴孔明与河南省24县(区)基地点位一线人员进行远程视频会商,实时查看了西平县、郸城县、兰考县等玉米大县田间生产情况与技术服务效果。该平台可实现河南省粮食主产县基地点位全覆盖,一图多级扁平化调度指挥,实现指令的快速下达与处置,从而进一步聚焦科技支撑主粮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做好下沉一线田间管理、单产提升等方面的指导服务。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丽颖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45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