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科教 详情

科技帮扶落田间 县域发展显成效

——中国农业科学院助力黑龙江桦川县乡村振兴观察
  • 来源:农民日报
  • 编辑:陈楠
  • 作者:王臻
  • 2024-09-26 15:57:57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中国农科院”)乡村振兴示范县建设暨“田间课堂”现场会在黑龙江省桦川县举行。在桦川科技帮扶示范点星火朝鲜族乡燎原村、苏家店镇新胜村及悦来镇双兴村的水稻、玉米、大豆、食用豆等生产技术示范现场,与会人员观摩了带动产业提质增效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并以座谈会的形式,对中国农科院在桦川县科技帮扶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进行了汇报与交流。

  桦川县是中国农科院科技帮扶的重点县之一。2018年起,由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作科所”)牵头,联合加工所、水稻所等6个研究所和黑龙江省农科院等4个地方科研院所共14个创新团队,在桦川设置专家工作站,构建起院领导负责、机关党委协调、作科所牵头、多研究所多专家团队协同帮扶的“3+N”科技帮扶机制,形成了“田间课堂”科技帮扶新模式,有效推动了桦川县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

  中国农科院党组书记杨振海表示:“桦川县的乡村振兴工作成效显著,体现了科技赋能全产业链发展的关键作用。我们要以桦川县为典型试验区,不断集成和熟化创新成果和工作方法,充分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将‘桦川模式’打造成为面向现代农业建设主战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标杆。”

  

巩固扩大良种优势,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桦川县地处三江平原腹地中心,是松花江流域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建有高标准农田80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9亿斤。桦川县还是国家级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国家水稻制种大县,全县水稻良种繁育面积31万亩,年制种量15.5万吨,占全省43%,水稻良种覆盖率达到100%。桦川县良种优势的背后,凝聚着以中国农科院为引领的遗传育种专家们的不懈努力。

  在位于燎原村的新峰种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峰种业”)示范基地内,连片的绿色“稻海”涌动着无限生机。新峰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新峰种业总经理王振宏介绍,合作社从2019年开始与中国农科院牵头的专家团队合作,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筛选出“中农粳11”“中农糯3”“龙粳3041”等多个适合桦川县种植的水稻品种。今年基地将继续展示专家设计的48个水稻新品种,改良品种结构,鉴选出更多适合本地生态条件的优质高产水稻品种。

  “在今年的新品种中,‘中农粳11’的表现十分出色。”中国农科院作科所水稻分子设计技术与应用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徐建龙告诉记者,“中农粳11”是团队经过多年探索,自主选育的高产、优质、抗病、抗倒新品种,在连续两年的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可达700公斤以上,最高亩产达到750公斤。

  由于“中农粳11”在产量上表现亮眼,徐建龙认为该品种有望向超级稻认定发起冲击。“我国对超级稻认定的产量标准是每亩780公斤,如果我们在品种特性及栽培方式上继续优化,‘中农粳11’的产量很有可能突破这一数字,拿下超级稻认定证书,成为东北地区极具潜力的水稻单品。”

  除了引进水稻新育品种外,合作社和新峰种业还与中国农科院开展了特种水稻的研发与合作。王振宏告诉记者,与普通水稻相比,糯稻的经济效益更高,桦川县近年来大力发展糯稻种植,但一直欠缺优质的糯稻品种。“我们与中国农科院共同成立了水稻育种创新中心,聚焦特种水稻研发,力求在提升水稻产业附加值上实现新突破,为农民增收创造更多机会。”

  合作六年来,中国农科院在桦川县累计展示主粮作物新品种200余个,筛选出水稻“中农粳11号”“龙粳1525”、玉米“合农29”、大豆“佳密豆13”“黑农531”等丰产优质品种12个,建成绿色水稻生产基地110万亩,全面应用水稻丰产优质绿色生产技术,实现年产优质稻谷60多万吨,繁育良种15万吨。2021年,桦川县获得国家级水稻良种制种大县资金支持,2022年列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

  

“田间课堂”送技术,打造科技助农新方式

  “我家玉米今年倒伏严重,有没有补救办法?”“化控剂在什么时期施撒最合适?”在新胜村的百禾浆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示范田里,几名玉米种植户围着中国农科院作科所助理研究员闫鹏不断发问,一堂生动的“田间课堂”正在火热进行。闫鹏从对照试验田里拔出三株玉米,为农民们细致讲解玉米抗逆增产化控技术的使用方法。“老师讲得很清楚,我们也能在地里直观地看到技术效果。”种植户们纷纷表示回去后要赶紧试一试。

  把科技推广、科技服务的课堂建在田间,是中国农科院一以贯之的坚持和做法。中国农科院作科所所长周文彬表示,依托科技示范基地,专家在春季播种、夏季田管、秋季收获等重要时节组织田间技术培训,面对面讲解,将科学种田的技术可视化、通俗化、简单化,让农民一看就懂、一听就明、一学就会、一用就灵,再通过“专家讲给能人听,能人种给农民看”,进一步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和农技人员掌握新技术,从而为当地培养了一支“留得住”的专家队伍。

  王大江是百禾浆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据他介绍,专家们针对合作社的特点,在优质玉米、鲜食玉米、杂粮杂豆生产以及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技术方面进行了科技帮扶。通过广泛应用玉米密植精准栽培技术、大豆大垄密植高产栽培技术和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他的合作社不但玉米、大豆持续高产,而且生态环境也得到了很大改善。

  “起初我对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技术心存疑虑,经过农科院专家的耐心讲解与示范,我逐渐认识到秸秆还田和条带耕作等技术对增强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减少化肥用量的重要作用。后来,我主动购买了免耕播种机,按照专家指导进行播种。”王大江说,现在合作社的玉米和大豆长势喜人,产量屡创新高,尤其是大豆产量已从过去的每亩350斤提升至400斤以上。如今,王大川的合作社示范点已成为远近闻名的高产典型,经常有周边县市的农民前来观摩学习。

  在以“田间课堂”为代表的科技助农新方式的带动下,桦川县科技示范推广提质增效显著。桦川县委书记徐宏君表示,中国农科院在桦川县的科技示范基地已由2018年的600亩发展到目前的7.65万亩,示范水稻秸秆还田培肥耕作、玉米密植精准调控等新技术18项,推广应用熟化技术12项,带动示范区作物增产10%~15%,资源利用效率增加15%~20%,每亩节本增收150元,对桦川县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也为黑龙江省大力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种得好”更要“卖得好”,科技赋能全产业链发展

  近年来,桦川县依托科技、绿色、质量、品牌四条建设主线,立足推进品牌农业发展,在做大做响桦川优质农副产品“土特产”文章上狠下功夫。在县委、县政府主导下,桦川县整合县域内优质合作社、优秀品牌和明星产品,于2023年3月建成桦川县乡村振兴特色农产品一条街,并通过与中国农科院转化局、作科所、加工所等的合作,为桦川县农产品的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

  走进万兴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位于桦川县乡村振兴特色农产品一条街的店铺内,货架上各种精美的山药礼盒引人注目。“快来尝尝我们的特色山药煎饼,里面添加了薏仁、莲子、茯苓和百合,健康又美味。”总经理高超晶热情地介绍,合作社从2014年开始种植山药,到现在建起了加工厂,制作以山药为主的煎饼、粉条、面条、谷物复合粉等产品,一年的销售额可达到1000万元以上。

  一路走来,高超晶始终不忘中国农科院专家们的倾力帮助。“我们现在种植的富硒山药就是专家们帮着做的品种和技术改良,200多项农残检测全部为零。在深加工方面,加工所的李淑英博士亲自帮我们调制山药枸杞复合粉的配方,不收任何费用,我们老受益了!”

  同样深有感触的还有小伙伴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的总经理李雪芹。李雪芹的合作社以种植加工销售辣椒酱为主,最初辣椒酱的保质期只有4个月,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所的专家们为她推荐了灌装机器,并在杀菌、防腐等方面进行指导。现在辣椒酱的保质期已能延长至12个月,产量也得以提升。

  “做农业其实很难,如果没有政策、科技方面的支持,我们普通农民很难有信心往下做。但是这些年来,有这么多专家老师支持,再加上政府的扶持,我在这条路上会越走越坚定。”李雪芹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桦川县乡村振兴特色农产品一条街经营发展情况良好,已入驻万兴、小伙伴、玉成、绿之源等11家合作社(企业),推广销售以冠三川山药面条、冰铎辣椒酱、星火大米为代表的桦川特色品牌60余种,产品制作涵盖全县9个乡镇,今年销售额预计达1亿元以上。

  当前,桦川县已进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发展阶段,科技帮扶的任务也更加艰巨。杨振海表示:“未来,中国农科院的科技帮扶工作将从三个方面寻找突破:一是调优结构,推动农业生产目标由‘增产’转向‘提质’,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二是打造品牌,推动由‘种得好’转向‘卖得好’,通过品牌效应提升生产效益;三是延长产业链,做好‘土特产’文章,推动原粮、原料的深度开发,实现农业全产业链开发和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发展,带动产业升级。”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丽颖 见习记者 王臻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45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