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的田野酝酿着收获的希望。由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汇聚社会各界爱心资源所实施的“@她创业计划”——母亲创业循环金项目,近年来引导和鼓励女性全面参与乡村振兴,也让广大农村妇女在以“学用‘千万工程’礼赞丰收中国”为主题的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前后感受到了收获的甜美。
1996年,中国妇基会开始实施母亲创业循环金项目,以“小额借款,入户扶贫,循环使用”的方式,帮助困难女性实现就业创业。项目以基层妇联为依托,以免息小额循环贷款为切入点,以帮扶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小微企业带头人优质项目为载体,以扶持优势产业发展为重点,以培训赋能为补充,辅以专家支持、宣传推广、渠道拓展和资源链接,帮扶对象主要为欠发达地区困难女性和女性农村劳动力、女性带头人,支持她们发展生产、增收致富,进而实现经济自立。2015年,项目升级为“@她创业计划”,将“扶志”与“扶智”紧密结合,探索女性创就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截至2023年底,“@她创业计划”项目已累计实施循环金4.18亿元,覆盖28个省(区、市),助力57.29万名女性创业就业,辐射带动374万余人致富增收。
秋天的东北大地,金灿灿的稻田一望无际,王春梅和姐妹们种植的500多亩优质水稻获得了大丰收。在母亲创业循环金项目的资金支持下,王春梅和其他29名妇女与吉林省柳河县种植专业合作社签订了优质水稻订单种植合同。由合作社统一提供种子、化肥和农药,秋收时以高于市场0.1元/斤的价格进行统一收购,签约农户负责种植。成本有了托底,销路有了保证,王春梅和姐妹们没有了后顾之忧,种地的干劲更足了。
在项目的支持下,合作社还邀请农技专家为她们进行培训,讲解水稻育秧和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实操等。“感谢国家的惠农政策,感谢妇联组织和妇基会的好项目,我一定加倍珍惜这样的机会,撸起袖子加油干,带动身边的姐妹们共同致富!”王春梅高兴地说。
金黄的稻谷和玉米、饱满的大豆、火红的苹果……这样的场景在母亲创业循环金项目支持的黑龙江、吉林、甘肃、宁夏、云南等省区的每一个乡村铺展开来,和田间忙碌的妇女,共同构成一幅幅色彩斑斓的丰收画卷。
在母亲创业循环金项目的支持下,女性创业带头人以身示范积极创新创业,并带动周边妇女姐妹拓宽增收渠道。
杨丽娜是吉林省延边州一名“85后”返乡创业大学生。2022年,在她创业的紧要关头,申请到母亲创业循环金项目的无息借款,投资建设了稻禾间童野乐园,打造集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观光体验、民俗餐饮等功能于一体的农文旅综合体。两年来,她以三产带二产促一产,实现三产深度融合发展,带动就业超过2000人,累计帮助村民增收超800万元。
在黑龙江省肇源县,吴亚文与其他35名有创业意愿的姐妹一起申请到了母亲创业循环金,开展富硒高粱米、小米、玉米种植,她们按照操作规程精心种植,在不离乡、不离土的情况下实现了家庭增收的梦想。
在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县,田秀梅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她用申请到的循环金修缮了6个蔬菜大棚,现在大棚一年至少可以种植4茬蔬菜,再加上水稻种植及其他收入,家庭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
在母亲创业循环金项目的支持下,妇女们在农业种植、手工编织、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领域大展身手,不断掌握新的技能、增强致富本领,为她们及其家庭增加了收入。根据项目评估报告,以2018-2021年项目扶持的个案为样本,项目每多循环(投入)1万元,项目受益人获得收入将增加0.46万元。
收入的增加,不仅让农村妇女不再困囿于家长里短和鸡毛蒜皮,更让她们有了精神上的追求与富足;同时,妇女的烦心事少了,家庭更加和谐了,她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稳步提升,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日益高涨,对改善乡村精神文明风貌起了积极促进作用,也为家乡的繁荣发展注入了活力。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亚新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