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陕西镇坪县:和顺家园社区的“文化蝶变”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李婧
  • 作者:何丹
  • 2024-09-30 16:20:07

9月24日,在陕西省安康市镇坪县曾家镇和顺家园社区文化广场上,夕阳如金,洒满了一方小小的舞台。夜幕低垂,这里瞬间化身为广场舞的海洋,欢声笑语中,邻里间的情感纽带被紧紧编织。

杨燕,这位曾经的田野耕耘者,如今华丽转身,成为社区舞蹈队的核心力量。在“群众文化大舞台”的璀璨灯光下,她身着绚烂舞衣,引领队伍翩翩起舞。四周,乡亲们的掌声与笑声不断,文化的种子也在这一刻深深植根于每个人的心田,茁壮成长。

图为杨燕带领舞蹈队姐妹在社区群众文化大舞台排练《赛马》。

“以前,我们红水河艺术协会虽满怀热情,却因缺乏合适的舞台和设备步履维艰,最终不得不解散。”杨燕感慨地说,“如今,得益于紧密型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共同体(以下简称文共体)建设,专业的舞台、先进的设备、系统的培训,让我们重新焕发了活力,舞蹈队的规模也日益壮大。”

和顺家园社区,一个承载着易地扶贫搬迁户、避灾安置户、生态搬迁户、工程拆迁户四大类型家庭的温馨家园,自搬迁以来,已汇聚了1253名居民。这里文化力量、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有效的组织与平台,这些文化力量大多处于散沙状态。

今年3月5日,曾家镇在县级文共体总中心的统筹指导下,构建了“镇级文共体分中心+村(社区)文共体子中心+协会(社团)+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服务组织。镇级文共体分中心作为文化服务的核心,上联县级总中心,下接村级子中心,实现了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与优化配置。而子中心则紧贴群众需求,积极反馈,确保文化服务能够精准对接群众需求。

图为孩子们在社区舞蹈室排练节目。

和顺家园社区作为联合子中心,将周边五个村和社区的力量紧密凝聚在一起,实施“吸纳人才入社团,建强社团带群众”的战略布局,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技能培训班等形式,吸引大量热爱文化、有专长的居民加入各类文化社团。

在这片文化的沃土上,朱耀峰从普通村民成长为社区的“歌唱之星”,杨燕的红水河艺术协会名声在外,刘静则凭借自己的才华与热情,创编了多部文化文艺作品,并担任太极拳协会副会长,引领乡亲们共舞太极,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图为孩子们在国心书房——镇坪县图书馆曾家镇分馆上剪纸、书法课。

国心书房——镇坪县图书馆曾家镇分馆,则是社区的另一片知识绿洲。每到周末,王羽函小朋友总是迫不及待地拉着爷爷踏入这座知识的殿堂,探索星空的奥秘。

得益于县图书馆的精准服务模式与资源调配机制,国心书房不仅藏书丰富多样,还定期举办国学讲座、围棋对弈、公益阅读培训、亲子读书会等文化活动,为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居民提供了广阔的文化交流空间。

“我们在全县建立了三级阅读服务直达体系,每个分馆都有自己的特色活动,曾家分馆便是通过家园心愿对话框,配送群众所需的活动和图书。”9月23日,镇坪县图书馆馆长丁蕊蕊介绍道。

曾家镇还不断加大对文化设施的投入与升级力度。全县首个镇级全民健身服务中心的建成、中医药文化展览馆的设立等举措,进一步丰富了社区的文化内涵与外延。

“以前文化人才散落各处,缺乏凝聚力与展示平台。”朱耀峰自豪地说,“文共体的建设,让我们有了主心骨,文化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

如今的和顺家园社区,文化阵地遍布各个角落,图书馆、文化馆、全民健身服务中心、群众大舞台等设施一应俱全,各类文化社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和顺诗社”“太极拳协会”等组织不仅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还创作出了大量贴近民生、反映民情的优秀作品。

居民们纷纷感慨:“从早到晚,无论是田间劳作、亲子阅读还是广场舞蹈,每一天都过得充实有意义。”

从田间地头到舞台中央,从图书馆到文化活动中心,和顺家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洋溢着文化的气息与活力。这里,文化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奢侈品,而是深深扎根于群众心田的幸福之树,绽放出绚烂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作者:何丹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45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