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黄河流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与黄河水利委员会山西黄河河务局在山西省永济市开展了黄河中游禹门口至三门峡段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
根据黄河中游禹门口至三门峡段的气候条件和水域特点,综合分析往年放流活动效果,为最大限度提高放流鱼苗的成活率,放流活动选择在金秋十月进行。此次活动共投放4个品种黄河水系土著鱼苗约34.84万尾(只),一定程度上补偿了黄河调水调沙给水生生物资源造成的损失,也为修复黄河水生生物资源、优化群落结构和维护水生生物多样性贡献了力量。永济市农业农村局渔业执法人员对放流活动进行了全流程监管,山西省永济市公证处的公证人员通过现场拍照、摄像、填写工作记录等方式,对鱼苗进行了抽样、称重、测量、清点,并见证鱼苗回归母亲河。
此次活动还对1.65万尾放流鱼苗进行了标志,黄河流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后续将做好跟踪回补与效果评估工作。此外,黄河流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指导当地针对性建设了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定点平台。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冯建伟 见习记者 王婉晴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