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国内首张零碳能源消费凭证正式在京颁发。
记者从颁证仪式现场了解到,首张消费凭证消费类型为生物质供热,即利用沼气、薪柴、农林废弃物等生物质燃料进行供热。零碳能源证书市场价格对标碳市场,以碳市场价格为基准,同时结合市场供给关系,建立一个相对平稳的市场动态价格调整机制。目前零碳能源证书价格为60元/张。
据悉,零碳能源证书自愿核证平台现已接入生物质供热项目和生物天然气项目共42个,每日监测绿色蒸汽超过60000蒸吨、生物天然气超720000立方米,覆盖13个省市自治区。
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会长于彤指出,零碳能源证书自愿核证平台的建设通过科学、公正、透明的核证机制,为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非电利用的生产和消费提供权威认证,充分挖掘可再生能源潜在绿色环境价值,有效促进非电可再生能源产品市场化交易和广泛应用。同时,能够激励支持更多企业和个人参与到可再生能源的生产和消费中来,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有力支撑,推动能源结构的持续优化和转型升级。
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提出,通过核证平台,可以对可再生能源非电利用项目的绿色能源生产量进行准确核算和认证,颁发零碳能源证书,为项目业主提供绿色价值实现途径。同时,零碳能源证书可作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升品牌形象的重要手段,促进可再生能源非电利用市场化发展。
全国人大环资委委员李高表示,建设零碳能源证书自愿核证平台是可再生能源非电利用认证领域的重要创新举措,建设好、运行好核证平台,建立可再生能源非电利用绿色价值实现机制,对促进可再生能源非电利用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副秘书长兼生物质能产业分会秘书长张大勇表示,国内首张零碳能源消费凭证的颁发,意味着核证平台在证书核发、认购、交易和消费全流程已实现闭环。核证平台完善了非电可再生能源数据统计体系,为非电可再生能源的环境效益外部化奠定了坚实基础,为相关企业提供了碳减排新选择。
据记者了解,未来,生物质能产业分会将继续推进“零碳能源证书自愿核证平台”建设,核证范围逐步拓展至生物柴油、绿色甲醇、生物乙醇、生物航煤、绿氢、绿氨等领域,健全完善核证体系功能,建立行业在线数据监测体系,构建国际绿色认证互认机制。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姚金楠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