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饱满的稻穗金黄下垂,体型短粗而厚重的河蟹挥动着蟹钳。穿着雨鞋的高阳走下稻田旁的水渠,将一个半浮在水中的地笼提起,里面装了不少螃蟹。接着便利索地给客人将螃蟹打包装箱。
“这种稻田蟹个头不小,吃起来也特别有滋味。”前来购买的顾客与高阳聊着天。
“稻蟹种养,咱是大姑娘坐轿——头一回。能否成功,大半年心里没有底。秋收季节到了,心终于跌到了肚子里。”高阳难掩内心的激动,扬起脸,乐呵呵地讲述。
灵丘县南水芦村地处唐河岸边,水资源丰富,是灵丘的“水乡之地”。种植水稻和蔬菜是该村的传统。但种水稻因为品种不变,产量一直不高;种蔬菜,劳心费力,受市场影响大,收入不稳定,因此很多村民干脆将水田改成旱田种植玉米,但收益平平。
今年春季,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县现代农业发展中心的指导下,该村成立了裕兴种养专业合作社,高阳担任了合作社的负责人。合作社充分利用本村水资源的优势,尝试稻田养蟹的生态养殖方式,让土地发挥最大效益,提高村民们的收入。
“就这样,我们通过政府扶持、科研支撑、试点推动、农民参与等方式,精心打造了总面积达400亩的‘稻蟹种养’基地。”高阳说,“稻田养蟹,一举多得,螃蟹为稻田除草、松土、增肥,稻田为螃蟹供饵、遮阴、避害,二者相伴相生,相互给养,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丰收。”
据了解,该合作社今年种了400亩水稻,其中养殖螃蟹的水稻有200亩。在科技人员的指导下,水稻品种选择的是稻花香2号。“初步估算,今年水稻亩产在1200斤左右,螃蟹的亩产在100斤左右,螃蟹和水稻每亩总收益可达一万元左右。一地双收,尝试成功了。明年准备继续扩大规模,将面积扩大到一千亩。”高阳信心十足。
作者:马明清 李梦源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